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0月23日数据,三氧化二锑99.8%主流报价区间降至144,500-145,500元/吨,均价145,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00元/吨。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进口冲击打破紧平衡
国内冶炼企业检修计划与海外原料补充形成拉锯,尽管部分企业复产缓解供应压力,但进口锑精矿合规成本攀升导致原料供应稳定性下降。国际市场上,主产国出口政策调整与地缘政治因素交织,进一步加剧原料获取难度。监测数据显示,冶炼企业原料周转天数压缩至历史低位,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行业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
需求端:传统支柱坍塌与新兴场景缺位
阻燃剂领域需求受房地产行业低迷拖累,建材用采购量同比显著下滑,叠加光伏产业技术路线调整,单位产品锑消耗量下降,导致核心下游采购积极性低迷。海外市场面临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紧压力,出口订单持续萎缩,传统需求引擎全面失速。新兴应用领域虽展现潜力,但受制于技术成熟度与成本因素,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替代。
政策端:出口管制与环保升级持续施压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期持续影响市场情绪,企业出口意愿进一步削弱。国内环保监管趋严推动产业升级,但短期内中小厂商现金流压力加剧。资源国政策收紧与主要进口国技术标准升级形成双重壁垒,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加速。
宏观机制:资源稀缺性与技术替代风险交织
锑资源全球储采比持续走低,中国产量占比下降与矿石品位下滑形成长期约束。但短期需警惕两大风险:无卤阻燃剂技术突破可能削弱锑需求基础,而关联材料价格波动通过产业链传导形成二次冲击。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背景下,价格波动率显著上升,产业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后市展望:成本支撑或触发阶段性反弹
当前价格已逼近行业现金成本线,若跌破关键支撑位或引发大规模减产,短期或触发技术性反弹。中长期看,军工与高端阻燃剂需求仍具韧性,具备海外资源锁定能力与技术升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胜出。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末价格中枢将逐步企稳,但供需格局实质性改善仍需等待需求端出现边际回暖信号。
【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