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锂电早报:宁德时代Q3业绩稳增,楚能新能源第三季度储能出货量超25GWh

锂电早报:宁德时代Q3业绩稳增,楚能新能源第三季度储能出货量超25GWh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宁德时代Q3业绩稳增,产能满负荷扩产宣告走出低迷周期;楚能新能源第三季度储能出货量超25GWh,前三季累计破50GWh 全球布局加速;劲胜新能源4GWh动力电池项目签约广西桂平 总投资10亿元布局锂电新赛道。

资讯一、宁德时代Q3业绩稳增,产能满负荷扩产宣告走出低迷周期 

2025年10月20日,宁德时代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尽管单季营收1042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200亿元(主因储能交付周期长致收入确认滞后、铁锂电池占比提升未提价),但核心运营指标释放积极信号: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达满负荷状态,国内外产能加速扩张,存货高增印证订单充足,标志着其已走出持续两年多的低迷期,正式迈入新经营周期。 

三季度,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180GWh(确收口径165GWh),与市场全年610GWh预期匹配;电池单价环比持平于0.56元/Wh(因铁锂占比提升对冲碳酸锂涨价)。毛利率微升至25.8%,归母净利润185.5亿元符合预期,核心主营利润(剔除补贴、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长30%,显示主业盈利能力改善。 

海豚投研分析指出,宁王已摆脱产能“躺平”期,未来增长依赖优质产能扩张与规模效应,而非单价提升。2026年若按1TWh排产、850GWh确收、单瓦净利0.11元测算,预计净利润900-950亿元,对应估值约2-2.5万亿元(H股现处该区间)。短期看,四季度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或推高动力电池需求,宁王满产状态下净利润或达200亿元,全年业绩有望超预期。 

业内认为,随着储能需求爆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产业链协同能力强化,宁德时代已进入供需紧平衡的“舒适区”,新产能周期将驱动业绩与估值双升。

资讯二、楚能新能源第三季度储能出货量超25GWh,前三季累计破50GWh 全球布局加速 

2025年10月22日,楚能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业务核心数据:单季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5GWh,9月单月出货量突破9GWh,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超50GWh,较2024年全年20GWh的规模大幅增长15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动能。 

自去年下半年起,楚能已投产的三大生产基地持续满负荷运转,产能释放效率行业领先。其主力产品314Ah储能电池作为行业首批量产型号,凭借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及优异性能,深受海内外市场青睐,累计出货量已超50GWh,成为支撑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5年以来,楚能新增中标及签约订单已超80GWh,客户矩阵涵盖两大维度:一方面与中国电建、中核汇能、中国能建等央国企电力集团深度合作;另一方面绑定阳光电源、海博思创、Immersa等全球储能系统头部厂商,市场渗透力持续增强。 

为匹配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楚能加速产能布局:宜昌二期80GWh项目已于9月26日开工,襄阳70GWh项目9月完成签约并将尽快启动建设。按当前建设进度,预计2026年底公司将形成超300GWh有效产能,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业内分析指出,楚能出货量的爆发式增长,既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的高景气度,亦源于其“产能高效释放+全球化客户拓展”的双轮驱动。随着襄阳、宜昌等项目陆续投产,楚能将进一步强化供应链韧性,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坚实的“楚能力量”。

资讯三、劲胜新能源4GWh动力电池项目签约广西桂平 总投资10亿元布局锂电新赛道 

2025年10月15日,劲胜新能源(深圳)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劲胜新能源”)与广西桂平市正式签约年产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组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广西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为区域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根据规划,项目一期为年产3GWh锂离子、钠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组产线,拟建设4条相关电芯生产线;二期加码先进技术,布局年产1GWh半固态电池及电池组装产线,新增半固态电池电芯与组装生产线各一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组装的综合产能。 

劲胜新能源业务覆盖电池技术研发、销售及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等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整合与产业链协同能力。此次签约项目不仅是企业拓展产能、强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将通过引入锂离子、钠离子及半固态电池多元技术路线,填补桂平乃至广西在新型储能电池制造领域的空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推动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 

【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锂电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