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尽管国际金价逼近400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全球央行购金热情持续高涨,三季度净购金量达220吨,环比增长28%。而国内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金饰价格连跌3天,部分品牌足金饰品报价已回落至1175元/克,引发市场对黄金消费端的分歧关注。
全球央行购金韧性足 金价高位支撑避险需求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较二季度增长28%、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累计净购金634吨。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路易丝·斯特里特(Louise Street)指出,三季度金价向4000美元/盎司关键点位攀升,背后是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全球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共振。“投资者对‘抗风险资产’的需求空前高涨,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新兴市场央行仍是购金主力,土耳其、印度、波兰等国三季度购金量占全球总量的65%,其中土耳其单季增持52吨,创年内单季最高纪录。
国内金饰价格连跌3天 消费端短期承压
与全球央行的“买买买”形成对比,国内黄金消费市场近期出现短期调整。10月30日,国内头部品牌金饰价格再次下调:周生生足金饰品报价1175元/克,较前一日1185元/克下跌10元/克;老凤祥、周大福等品牌同步跟进,足金饰品价格普遍回落至1170-1180元/克区间,较10月中旬高点已累计下跌超50元/克,且已连续3日下行。
“金饰价格主要受国际金价波动及国内消费需求双重影响。”一位黄金珠宝行业分析师表示,近期国际金价在冲高后出现技术性回调,带动国内现货黄金价格下跌;同时,四季度传统婚庆旺季虽支撑部分刚需,但高金价对非必需消费的抑制作用仍存,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市场分歧下的黄金投资逻辑
对于全球央行购金与国内金饰价格的“冰火两重天”,斯特里特分析称,央行购金侧重长期资产保值与储备多元化,而消费端更敏感于短期价格波动。“历史经验显示,当金价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消费需求可能阶段性滞后;但随着价格企稳,实物黄金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或将重新释放。”
【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