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1-8月出口202万辆新能源车:铝、镁合金成出口新支柱

1-8月出口202万辆新能源车:铝、镁合金成出口新支柱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分会)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02万辆,同比增长51%,增速较2024年同期显著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8月单月出口31.5万辆,同比增幅达83%,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分会)2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02万辆,同比增长51%,增速较2024年同期显著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8月单月出口31.5万辆,同比增幅达83%,创历史同期新高。

动力电池材料:新能源出口的“隐形引擎”​​
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拉动上游锂、镍、钴等战略资源需求。以主流电池技术为例,每辆出口车型对镍、钴等金属的消耗量较传统车型提升超四成。动力电池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相关金属进口依存度攀升至七成以上,倒逼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海外资源基地。

为应对资源瓶颈,国内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资源整合,构建起覆盖矿产开发、材料制备、电池回收的全链条体系。例如,某头部企业在印尼的镍钴冶炼项目产能已突破万吨级,国内退役电池回收网络年处理能力超十万吨,关键金属回收率突破九成八。

​轻量化材料:铝、镁合金成出口新支柱​
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极致追求,推动铝、镁合金用量激增。单车用铝量从传统车型的百公斤级提升至两百余公斤,镁合金在底盘、座椅等部件渗透率突破一成五。出口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规模持续扩大,占全球市场份额近四成。

行业技术升级显著,国内企业研发的航空级铝合金板材通过国际认证,抗拉强度提升两成,成本降低一成五,成为高端车型核心供应商。同时,镁合金在减震性、回收性方面的优势加速产业化应用,预计未来五年单车镁用量将翻倍。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破解资源“卡脖子”困局​
面对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超八成的现状,国家层面推动“矿产开发-材料制备-电池回收”全链条布局。国内盐湖提锂产能突破二十万吨,再生金属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显著提高,初步形成资源自主可控体系。

在技术创新领域,新型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单车铝基负极用量减少三成,缓解锂资源压力。同时,氢燃料电池车用铂催化剂国产化率突破六成,单克成本降至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产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