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亿纬锂能通过互动平台披露固态电池领域重大进展:公司已完成技术布局并制定产业规划,成都固态电池研究院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首颗“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标志着其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技术布局三线并进,覆盖多元应用场景
在消费电池领域,亿纬锂能已推出凝胶态电池方案并应用于雾化器产品,致力于实现“食品级安全”标准。动力及储能电池方面,公司聚焦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三大核心指标提升,目标推动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技术革新。根据规划,2026年将突破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产品,主要面向混合动力领域;至2028年,将量产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进一步拓展高端应用边界。
成都基地投产在即,年产能冲刺50万颗电芯
此次揭牌的成都基地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12月完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计划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基地采用模块化生产线设计,可快速切换不同规格电芯生产,满足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智能设备等高端装备的定制化需求。
“龙泉二号”性能亮眼,下线即锁定高端赛道
首台下线的“龙泉二号”为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在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及功率输出方面表现优异。该产品直接瞄准人形机器人、eVTOL低空飞行器及AI算力设备等前沿领域,其高能量密度特性可显著提升设备续航能力,而固态电解质技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液态电池的热失控风险。
行业影响深远,固态电池或成新增长极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战略的加速落地,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技术赛道的前瞻布局,更预示着动力电池行业正从“液态”向“固态”转型的关键跃升。随着成都基地产能释放及“龙泉二号”的批量应用,公司有望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占据技术制高点,同时为行业提供固态电池量产的“亿纬样本”。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