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29日,华友钴业(603799.SH)披露重磅合作公告:旗下三家子公司同步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LG Energy Solution(下称 “LGES”)达成长期供应协议,2026 年至 2030 年期间合计供货量达 16.4 万吨。
具体来看,子公司衢州新能源将向 LGES 及其指定采购商供应三元正极前驱体 7.6 万吨;子公司成都巴莫、匈牙利巴莫则联合向 LGES 及 LGES 波兰工厂供应三元正极材料 8.8 万吨。公告明确,合同对当期经营无重大影响,但正式供货后预计将显著增厚 2026-2030 年业绩。作为双方合作的延续 —— 此前华友钴业已与 LGES 及 LG Chem 在锂电材料领域多次协作,此次大单标志着战略互信进一步升级。
华友钴业的履约能力源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2025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 3.96 万吨(同比增长 17.68%),出口量占我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 57%;三元前驱体出货量 4.21 万吨,高镍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产能扩张方面,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 2.5 万吨项目预计年内建成,将直接服务 LGES 波兰工厂的本地化需求;印尼华能 5 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已实现批量供货,形成 “海外资源 - 国际制造” 的协同格局。
上游资源端的储备更筑牢成本优势:公司在印尼新增 2 个红土镍矿参股项目,氢氧化镍钴(MHP)年出货量超 12 万吨;津巴布韦 Arcadia 锂矿资源量提升至 245 万吨碳酸锂当量,年产 5 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矿冶一体化模式可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此次合作凸显锂电材料产业的全球化协同趋势。LGES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核心企业,客户覆盖特斯拉、奔驰、奥迪等主流车企,其波兰工厂是服务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关键基地。华友钴业通过匈牙利基地就近供货,可深度嵌入欧洲电动车产业链,与 LGES 形成 “本地生产 - 本地供应” 的高效协作模式,进一步巩固三元材料出口领先地位。
从市场规模看,以当前三元前驱体均价 8 万元 / 吨、三元正极材料均价 13 万元 / 吨测算,此次合同总额预计超 180 亿元,占华友钴业 2025 年预期营收(约 700 亿元)的 25% 以上。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长期订单将为公司业绩提供稳定支撑。
华友钴业凭借 “资源 - 材料 - 回收” 的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次与 LGES 的合作,不仅锁定未来五年核心客户需求,更验证了其国际化制造能力的行业认可度。东方证券指出,随着印尼镍冶炼、匈牙利正极等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三元电池的技术路线优势。
不过市场亦需关注潜在风险:若锂、镍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影响产品盈利空间;同时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迭代竞争,或对三元材料需求形成阶段性压力。公告提示,合同履行仍受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具体业绩贡献需以实际供货情况为准。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