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4月18日,长江综合1#铋均价报142,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00元。此次反弹背后,产业链呈现“冰火交织”特征:
供应端“突发性收缩”:湖南主产区某万吨级冶炼厂因环保检查停产整顿,日产能减少80吨,占国内总供应量的5.2%;江西新投产项目因原料运输受阻,实际产量仅达设计产能的60%。国内社会库存较上月峰值下降8%,短期供应压力缓解。
政策预期升温:市场传闻工信部拟将铋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从9%上调至13%,刺激贸易商逢低囤货。2025年1-3月,中国三氧化二铋出口量同比增长32%,深加工产品出口占比突破45%,政策引导效应逐步显现。
内外价差“倒逼机制”:欧洲现货铋价维持58万元/吨高位,较国内价差仍达308%。跨境套利资金通过非受限品类(如三氧化二铋)间接介入,带动国内现货市场情绪回暖。
核心逻辑:短期供应扰动与长期政策红利共振,推动铋价进入“政策底”博弈阶段。
一、技术突围:龙头企业“高端化”战略初见成效
1. 半导体产业链破局
中钨高新(000657.SZ):其6N级高纯铋已批量供应台积电2nm芯片封装产线,单月订单量突破20吨,单价达300万元/吨。柿竹园矿区铋资源储量占全球35%,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豫光金铅(600531.SH):再生铋回收率提升至97%,成本较原生铋低35%。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铋基钠离子电池项目进入中试阶段,能量密度突破330Wh/kg,技术溢价空间进一步打开。
2. 传统产能加速出清
湖南、广西等地中小冶炼厂因环保成本攀升,开工率降至55%以下。行业CR5(前五大企业集中度)从2024年的48%升至57%,政策驱动的供给侧改革效果显著。
二、全球博弈:从“资源争夺”到“标准制定”
美国“战略焦虑”加剧:国防部要求Materion公司年内完成1万吨铋储备,但美国本土冶炼产能仅能满足需求的3%。2025年1-3月,美国从中国进口铋制品同比下降41%,被迫转向菲律宾、玻利维亚等替代渠道,采购成本飙升85%。
欧盟“双标困境”显现:尽管拟对中国铋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但欧洲光伏企业联名反对,称“禁用中国铋将导致组件成本上涨30%”。荷兰、德国进口量仍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6%,产业链依赖短期内难以逆转。
技术标准话语权争夺:中国主导制定的《6N级高纯铋国际检测标准》将于6月提交ISO审议,若通过将打破美欧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标准垄断,重塑全球价值链分配格局。
三、未来30天关键变量
情景一(概率45%):若工信部上调出口退税政策落地,铋价或反弹至145,000元/吨,深加工企业利润空间扩大至25%以上。
情景二(概率30%):美国加速收储引发国际资本炒作,内外价差突破350%,刺激非正规渠道交易量激增,国内市场监管升级。
情景三(概率20%):台积电3nm工艺量产推迟,半导体用铋需求不及预期,价格回落至138,000元/吨支撑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