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江现货 1# 镍价格呈震荡下行趋势,4 月 18 日中间价 127,250 元 / 吨,较前一日下跌 300 元,反映出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供应端:产能扩张与政策博弈下的过剩压力累积,印尼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政策调整加剧短期波动,作为全球占比超 60% 的镍资源核心产区,印尼 2025 年持续推进镍铁 - 不锈钢 - 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镍铁及精炼镍产能释放显著。但近期政策面出现双向博弈:,出口成本抬升,PNBP 政策对金属产品基准价的修订,叠加镍矿增值税拟从 10% 上调至 15% 的预期,直接推高精炼镍出口成本,短期抑制供应增速;出口配额收缩,印尼削减 2025 年镍矿出口配额,意图通过供需再平衡稳定价格,但镍铁及湿法中间品(如 MHP)产能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同比增 18%),使得全球原生镍供应过剩压力持续累积。
菲律宾资源端扰动有限,库存矛盾短期难解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菲律宾雨季推迟,镍矿开采及出口节奏未受显著冲击,全年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 5%-8%。然而,中国港口镍矿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内难以缓解原料结构性紧张,支撑镍铁成本中枢,但难以逆转供应过剩大势。
全球库存高企压制价格弹性
印尼精炼镍产量激增叠加中国新增产能(如甘肃金川扩产项目)释放,推动 LME 镍库存持续攀升,截至 4 月 17 日LME伦镍库存达204528 吨,较前一日增加1938吨,高库存成为价格上行的核心压制因素,市场对去库周期的悲观预期强化了空头情绪。
需求端:传统领域疲弱与新兴需求分化并存
不锈钢行业:高库存与低利润的负反馈循环
全球不锈钢产量 2025 年预计微增 2.6%-2.7%,但核心消费国中国需求疲软特征显著;新能源领域:三元材料需求不及预期,产业链利润重构,硫酸镍承压;
镍价格走势逻辑,短期政策博弈与长期过剩格局的双重驱动,当前市场需重点跟踪 4 月下旬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政策会议,以及中国不锈钢厂减产规模,短期价格波动或将放大,但中长期过剩格局未改,逢高沽空仍为主要策略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