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高位震荡,宏观情绪主导日内波动
截至10月29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今日长江现货市场1#锡报价284,250-286,250元/吨,均价285,2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750元。日内呈现“先抑后扬,随后陷入窄幅拉锯”的态势,与沪锡主力合约2512(开盘284,880元/吨,最高287,390元/吨,最低284,690元/吨,成交量60265手)高度同步,反映多空双方在关键位激烈交锋。
短期波动主要受宏观预期牵引:市场对美联储10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超过96%,宽松前景支撑金属板块;同时,中美经贸磋商释放暖意,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缓解了部分需求忧虑,国内“十五五”规划点燃需求预期,再叠加美联储降息窗口临近,宏观面利好形成共振,强势推动金属价格上攻。但市场也正屏息等待北京时间今夜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提供更多指引,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多头减仓行为抑制了价格上行空间,本交易日锡价小幅攀升态势。
供应端总结
当前锡市正经历“供应硬约束”与“需求结构性转换”的双重考验。海外原料端持续紧绷,印尼打击非法采矿行动进一步削弱供应链弹性,缅甸矿源恢复依旧缓慢,直接制约国内冶炼产能释放,低开工率成为常态。与此同时,需求侧呈现“传统疲软、新兴崛起”的鲜明格局:消费电子领域复苏乏力,焊料企业多按需采购;而AI服务器、新能源车等新兴领域则展现出强劲的锡消费潜力,逐步成为支撑需求的关键力量。在显性库存持续处于低位的背景下,锡价整体处于“上有顶、下有底”的强震荡格局,供需紧平衡态势预计仍将延续。
产业链现状总结
当前锡产业链正面临“上游资源硬约束、中游利润受挤压、下游需求结构性转换”的全链条紧平衡格局。上游矿端稀缺性持续凸显,海外主产区政策扰动频发,新增产能有限,资源禀赋约束日益严峻。中游冶炼与加工环节承压明显,在原料供应紧张与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下,企业普遍低负荷运行,利润空间收窄,加快向高纯锡材、特种焊料等高端产品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下游需求呈现显著分化,传统消费领域复苏缓慢,而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赛道需求强劲,推动产业链价值向高端应用环节倾斜,也促使相关企业加强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整体来看,锡产业链正处于资源再分配、技术再升级的关键阶段,结构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眼下,所有目光聚焦于美联储议息决议,本交易日锡价高位震荡,市场押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96%,若宽松落地,流动性溢价有望助推锡价冲击28.8万元高位;但若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叠加传统消费疲软的现实,价格可能回落至28.4万元支撑线。
支撑因素:印尼整治持续、缅甸复产不及预期,供应紧平衡逻辑稳固;全球低库存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压制因素:传统消费电子复苏缓慢,下游恐高情绪抑制采购;云南冶炼厂逐步复产,或缓解局部供应紧张。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