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锂电铜箔市场延续分化:高端产品报115,500元/吨,中低端承压下行

锂电铜箔市场延续分化:高端产品报115,500元/吨,中低端承压下行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0月29日电​ 今日,国内锂电铜箔市场延续分化走势,4.5μm高端产品均价报115,500元/吨,单日下跌500元/吨;6μm及8μm中低端产品分别跌至105,600元/吨、104,600元/吨,跌幅达400元/吨。

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0月29日电​ 今日,国内锂电箔市场延续分化走势,4.5μm高端产品均价报115,500元/吨,单日下跌500元/吨;6μm及8μm中低端产品分别跌至105,600元/吨、104,600元/吨,跌幅达400元/吨。

供给端:技术壁垒加剧产能分层
行业呈现“高端紧缺、低端过剩”的显著特征。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极薄铜箔的稳定量产,占据动力电池高端市场主导地位;中小厂商受制于技术升级成本,产能集中于中低端领域,加工费逼近成本线,部分企业被迫减产或转向低端储能铜箔生产。尽管行业规划新增产能规模较大,但受制于进口设备周期延长及国产设备渗透率不足,实际有效供给增量有限。与此同时,复合集流体技术产业化加速,对传统铜箔需求形成阶段性分流,进一步加剧低端市场竞争。 

需求端:动力电池韧性支撑与储能需求疲软分化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动力电池领域对高端铜箔需求持续增长,头部电池厂商通过技术迭代优化材料规格;储能市场则因海外需求波动及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增速放缓,磷酸铁锂电池采购价承压,倒逼工业级铜箔价格下行。海外市场订单波动显著,新兴市场补库需求与成熟市场贸易壁垒形成博弈,具备低碳工艺的企业在出口环节更具优势。 

市场动态:加工费倒挂与库存周期错位
加工费结构性倒挂现象突出,极薄产品与常规产品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市场对技术升级的溢价认可。库存方面,头部厂商订单排产周期显著长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低端产品库存压力逐步显现。贸易商策略分化,部分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囤货,加剧市场流动性分层。期货市场投机资金加速布局铜箔期货与现货价差套利,不同规格产品价差波动加剧。 

政策环境:环保限产与碳成本施压
国内环保督察组进驻主要产区,中小厂商因废水处理不达标被限产,高端产能占比被动提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第二阶段实施后,出口企业隐性成本增加,具备清洁生产工艺的企业获得溢价空间。国内阶梯电价政策推高边际生产成本,低端产能生存空间持续收窄,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确。 

宏观视角:新能源转型与技术迭代共振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带动铜箔需求,但新型电池技术路线对材料规格提出新要求。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铜价金融属性,原材料成本波动对加工费形成支撑。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拖累部分产能释放,行业呈现“结构性增量与总量过剩并存”特征。 

高端产品价格中枢有望企稳,技术领先企业或受益于固态电池等新需求;中低端市场或延续下行趋势,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锂电铜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