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1#铋现货报价区间下探至124,000-125,000元/吨,均价收于124,500元/吨,单日暴跌2,000元/吨,跌幅达1.59%。
供给端:再生产能释放对冲原生矿紧缺
尽管中国原生铋供应因铅锌矿品位下降持续收缩(2025年预计原生铋产量同比减少5%-8%),但再生铋产能的快速释放有效缓解了市场缺口。国内龙头企业靖远高能通过技术改造将再生铋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叠加印尼新投产的铋回收项目开始放量,全球再生铋供应量环比增长12%。与此同时,澳大利亚Nyrstar公司Port Pirie工厂完成铋加工产线调试,首批500吨精铋于10月初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冲击现货市场定价体系。
需求端:半导体周期下行拖累消费动能
作为铋最大消费领域(占比约45%),半导体行业进入库存调整周期导致采购需求骤降。更具颠覆性的是光伏焊带领域,欧盟新规要求无铅焊料中铋含量不得超过0.1%,导致该领域铋用量较2024年锐减35%。仅有超导材料等新兴需求保持增长,但当前体量尚不足以对冲传统领域下滑。
当前铋社会库存攀升至18,000吨,较9月初增长。中国自2025年2月实施的铋出口管制政策(限制初级产品出口)正面临执行层面的弹性调整。据海关数据,9月中国铋精矿进口量达4,200吨,环比增长37%,部分企业通过“进料加工”模式绕开管制。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开始向欧美转口铋制品,形成政策套利链条。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铋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若裁定成立,中国铋出口成本将增加12-15%,进一步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短期来看,印尼新投产的铋冶炼厂产能爬坡(预计四季度达产30%)与半导体行业去库存进程将主导价格走势,若跌破123,000元/吨支撑位,可能下探118,000-120,000元/吨区间。
中长期而言,超导材料与第四代半导体(如GAA晶体管)的商用化进程仍是核心变量,若2026年铋基材料渗透率突破5%,价格中枢有望重返13万元上方。但需警惕印尼政府可能出台的铋资源国有化政策带来的供应冲击。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