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一项突破,激活全链:高端哈氏合金国产化牵引有色金属产业升级

一项突破,激活全链:高端哈氏合金国产化牵引有色金属产业升级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日宣布,该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攻克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金属基带的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实现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关键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日宣布,该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攻克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金属基带的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实现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关键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作为可控核聚变装置“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对约束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至关重要。此前,我国该材料所需的哈氏合金基带长期依赖进口,面临价格高昂、供货不稳定等问题。戎利建团队通过材料纯净化技术,将合金中碳、硫、磷等杂质含量控制在极低水平(硫含量<0.0005%),并实现2微米以上夹杂物“零评级”,材料纯净度多项指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哈氏合金(C276)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主要成分为56%Ni-16%Cr-16%Mo-4%W),属于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高端合金材料。其生产过程涉及镍、铬、钼等有色金属的冶炼、提纯及合金化加工,是有色金属行业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延伸的典型代表。

“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关键核心材料——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的金属基带,需采用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作为衬底。哈氏合金(C276)的国产化制备过程中,涉及纯净化冶炼、超薄超长基带轧制、精密热处理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哈氏合金本身的性能(如杂质含量低于进口产品、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更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的升级: 
• 上游冶炼环节:需提高镍、铬、钼等原料的纯度(如硫含量<0.0005%),推动冶炼技术向超纯化发展; 

• 中游加工环节:需突破超薄(0.046毫米)、超长(超2000米)基带的轧制技术,带动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如轧机、热处理炉)的高端化升级; 

• 下游应用环节:哈氏合金基带用于高温超导带材,支撑可控核聚变、新能源(如风电、光伏)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新兴战略产业延伸。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如可控核聚变、风电、光伏)和高端装备(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发展,高温合金(包括哈氏合金)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2023年我国高温合金需求量达7.9万吨,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38%;预计2030年全球高温合金市场规模将达420-480亿元。

【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