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呈现显著分化:普通多晶硅均价报49,75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而高纯度复投料均价达52,750元/吨,致密料均价51,250元/吨,菜花料则低至48,250元/吨。
供给端:产能分层与区域博弈加剧
国内多晶硅产能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N型硅料量产,其生产成本较普通P型料低,支撑价格高位运行。而普通P型料产能因能耗新规面临强制退出压力,10月西南地区部分企业因枯水期限产,全国有效产能下降,但普通料库存仍积压。进口端,马来西亚、越南等地低价料涌入,10月进口量增长,加剧低端市场竞争。
需求端:光伏装机“哑火”与技术路线分化
四季度光伏装机预期持续下调,1-9月国内新增装机仅182GW。电池片环节因TOPCon产能过剩,采购多晶硅颗粒硅比例提升,挤压传统复投料需求。
政策端:能耗红线与产能出清赛跑
《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新规11月正式实施,三级能耗标准将淘汰30%的落后产能,预计年底前行业退出产能超40万吨。但过渡期政策允许企业通过技改达标,实际出清效果或低于预期。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9月市场监管总局查处低价倾销案件17起,支撑N型料价格中枢上移。
宏观层面: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绿色转型阵痛
国际能源署下调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至380GW,较年初减少12%,拖累多晶硅需求弹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本土光伏产业链补贴加码,但关税壁垒使中国多晶硅出口成本增加18%。国内“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进度滞后,三季度光伏投资同比下滑9.3%,加剧产业链价格传导不畅。
后市展望:分化行情下的生存法则
短期普通料价格或下探45,000元/吨支撑位,而N型料受产能刚性约束有望维持50,000元/吨以上。中长期看,具备N型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市占率将提升,而低端产能面临出清。
【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