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9 月 19 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 99.5% 均价报 73400 元 / 吨,工业级 99.2% 均价报 71500 元 / 吨,均与前一交易日持平;而期货市场却逆势走强,主力合约收涨 1.62%,报 73960 元 / 吨,盘中最高触及 74020 元 / 吨。这种现货稳、期货涨的背离,正是供需紧平衡与旺季预期碰撞的典型表现。
一、现货维稳:供需两旺下的 “动态平衡术”
现货价格的僵持,本质是供应增量与需求爆发形成的精准对冲。供应端,全球低成本产能正加速释放:赣锋锂业 Mariana 盐湖项目一期 2 万吨氯化锂生产线已于 2 月投产,四季度进入稳定供应期,叠加 Goulamina 锂辉石矿产能爬坡,公司锂资源自给率已提升至 50%-60%。与此同时,国内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增量补充市场,尽管锂云母提锂因成本高企减产,但辉石提锂产能扩张完全填补了缺口。
需求端的强劲则构成 “托底力量”。头部储能电芯企业满产运行,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据行业测算,2025 年全球锂需求将达 155 万吨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 25%。更关键的是库存结构持续优化,经过 2024 年下半年的去库调整,当前碳酸锂社会库存已回落至合理区间,贸易商 “恐慌抛货” 或 “惜售囤货” 的极端情绪均已消退,现货市场进入 “供需自洽” 状态。
二、期货冲高:预期先行的 “旺季押注”
期货市场的上涨,源于资金对 “金九银十” 旺季的提前定价。从交易数据看,主力合约单日成交量达 370359 手,持仓量增至 281264 手,资金入场迹象明显。这背后是三重预期支撑:一是储能需求进入交付高峰,国内大型储能项目 Q3 开工率同比提升 40%,电芯企业备货需求环比增长 15%;二是新能源汽车 “以旧换新” 政策持续发力,9 月终端销量有望突破 80 万辆,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增长 20%;三是成本端形成底部支撑,当前锂盐生产平均成本在 7 万元 / 吨左右,价格下行空间已十分有限。
不过期货上涨并未脱离震荡区间,核心制约在于 “缺少新边际变量”。尽管供需两旺,但 2025 年全球锂资源产量预计达 190 万吨碳酸锂当量,与需求增速基本匹配,市场尚未出现实质性缺口。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的新增产能释放节奏,以及海外锂精矿到港量,仍可能引发短期预期反复,这也是期货未能突破 7.4 万元 / 吨关键压力位的原因。
三、后市展望:区间震荡仍是主基调
短期来看,碳酸锂现期分化格局或持续。现货市场将维持 7.1 万 - 7.3 万元 / 吨的窄幅波动,供需紧平衡下难有单边行情;期货则可能在资金推动下试探 7.4 万 - 7.5 万元 / 吨区间,但需警惕旺季需求不及预期引发的回调风险。
中长期而言,市场正逐步迈向新平衡。一方面,赣锋锂业等企业的低成本产能持续释放,将推动行业平均成本下移,压制价格反弹高度;另一方面,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仍保持 25% 以上的高增速,高成本产能退出后,行业有望形成 “需求牵引、成本托底” 的良性循环。机构普遍认为,年内碳酸锂大概率在 7 万 - 8 万元 / 吨区间震荡,突破区间需等待供需格局出现明确转向信号。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