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镁价稳守 1.84 万!供需博弈下的 “平衡密码”:新能源旺季为何没涨价?

镁价稳守 1.84 万!供需博弈下的 “平衡密码”:新能源旺季为何没涨价?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 月 19 日,长江现货 1# 镁均价报 18400 元 / 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在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节点,这一价格稳定是供应端调控、需求端复苏与成本端支撑形成三重博弈平衡的结果。

9 月 19 日,长江现货 1# 镁均价报 18400 元 / 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在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节点,这一价格稳定是供应端调控、需求端复苏与成本端支撑形成三重博弈平衡的结果。

一、供应端:政策托底与产能释放精准对冲

国内镁价的稳定首先源于主产区的供应调控力度。作为全球镁产量占比超 85% 的核心供应国,我国陕西、新疆等主产区正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产能有序释放:榆林市推进镁行业整合重组,已培育出多家 10 万吨级以上规模化企业,并通过政府协调保障每年 550 万吨白云石原料供应,彻底解决了此前制约产能的原材料短缺问题。新疆哈密的镁基产业集群也在加速落地,2025 年预计新增产能占全国总增量的 30%。

供应端的 “稳” 还体现在库存周期的良性循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国内原镁产量预计达 100 万吨,而国内消费量约 52 万吨、出口量约 47.5 万吨,供需缺口不足 1 万吨,处于近三年最低水平。这种紧平衡状态下,冶炼企业库存周转天数稳定在 25-30 天,既无累库压价压力,也无断供涨价恐慌。

二、需求端:旺季预热与结构分化形成拉锯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旺季预热本应成为涨价推手。据预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 2100 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达 76%,镁合金在变速箱部件、车身结构件等领域的用量同比增长超 20%。但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疲软形成对冲 ——1-5 月国内镁粉出口同比下降 11.88%,反映出全球 3C 产品复苏不及预期。

更关键的是下游采购策略的理性化。经历 2024 年镁价从 1.8 万元跌至 1.6 万元的波动后,电池企业普遍采用 “小批量多频次” 采购模式。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采购负责人透露:“当前库存可满足 1.5 个月生产,不会盲目追涨,待 10 月销量数据确认后再调整备货量。”

三、成本端:原材料锚定与期货工具双重维稳

煤炭与白云石两大原材料价格的稳定构筑了成本底线。榆林市通过减免运输费用、补贴矿山收购等政策,将白云石采购成本稳定在 280 元 / 吨,较 2024 年下降 12%。同时,国内动力煤价格在保供政策调控下运行于 900-950 元 / 吨区间,使得镁冶炼完全成本维持在 17800 元 / 吨左右,与当前售价形成合理利润空间。

金融工具的避险作用也逐步显现。在榆林镁业集团推动下,金属镁期货对冲机制已初步落地,近三成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期货工具锁定生产利润,避免了此前因价格波动导致的非理性调价行为。

短期来看,镁价将继续在 1.82 万 - 1.85 万元 / 吨区间震荡。若 10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 180 万辆,叠加海外补库需求释放,可能推动价格小幅上行;但主产区新增产能将于四季度释放,供应弹性足以压制大幅涨价空间。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