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7月1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维持在375000元/吨,呈现价格僵持态势。这一走势背后,是军工领域需求韧性、供给端刚性约束与资金谨慎情绪交织的复杂局面。
行情驱动因素解析
1、军工需求托底,高端领域支撑价格中枢
钨作为“工业牙齿”,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性。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其中装备采购费用占比提升至41%,直接拉动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高端钨制品需求。中钨高新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数控刀片订单已排产至三季度末,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材料订单量同比增长18%,显示高端领域需求持续旺盛。
2、供给端多重约束,产能释放受阻
尽管钨价高位运行,但供给端扩张面临三重瓶颈:
环保督察趋严:江西、湖南等主产区环保督察组进驻,导致部分中小矿山停产整顿,6月国内钨精矿产量环比下降2.3%。
资源品位下降:中国钨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钨矿山平均品位较十年前下降15%,开采成本攀升至8.5万元/标吨以上。
战略储备收紧:自然资源部明确2025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万吨,与去年持平,政策端供给约束持续。
3、资金情绪谨慎,套保盘压制波动
钨价长期高位运行导致下游企业采购策略转变,从“即时采购”转向“期货套保+长单锁定”。据郑州商品交易所数据,6月钨期货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62%,较年初提升9个百分点。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延续,前20名期货公司席位净空单增加4.7%,显示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攻的预期谨慎。
4、成本传导受阻,中游利润承压
钨精矿价格坚挺与终端需求疲软形成夹击,中游硬质合金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章源钨业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硬质合金产品毛利率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至18.6%。部分企业通过提高废料回收比例对冲成本压力,但整体行业盈利能力仍面临考验。
后市展望: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1、短期(1-2周)需密切关注:
军工订单交付节奏:若三季度军工企业集中交付,可能引发短期抢货潮,推高钨价。
环保督察进展:若主产区矿山复产进度超预期,可能缓解供给紧张局面。
2、中长期而言,钨市场的破局需依赖两大因素:
高端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如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对超细钨粉的需求释放。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绿色转型: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推进低碳冶炼技术普及。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