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2042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000元/吨;氧化镝均价亦涨20000元/吨至1652500元/吨。
一、地缘冲突升级:缅甸战火掐断“稀土生命线”
缅甸克钦邦武装冲突持续发酵,直接冲击全球中重稀土供应命脉。作为中国中重稀土核心来源地(占进口量40%),缅甸矿运输通道受阻导致7月进口量同比骤降45%,南方分离厂原料库存仅能维持1.5个月生产,被迫减产限供。与此同时,缅甸政府新增20%稀土资源税,推高进口矿成本至160万元/吨(较年初涨15%),倒逼国内分离企业上调氧化镝报价。
二、政策博弈深化:出口审批“双轨制”加剧内外价差
中国稀土调控政策进入精细化阶段:
对欧“开闸放水”:商务部加速民用稀土出口审批,欧盟企业许可证获批率从25%升至60%,宝马、大众等车企获临时许可后紧急补库,拉动氧化镝海外采购价回升至720美元/公斤(较国内溢价180%)。
对美“持续封锁”:美国军工及高科技企业仍受严格限制,通用汽车稀土库存仅剩2周,特斯拉被迫将电机产线迁至中国以规避断供风险。这种“民用放量、军用收紧”的双轨机制,导致国际刚需向国内合规企业集中,正海磁材等首批获证企业订单激增,进一步加剧现货紧张。
三、新兴需求爆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点燃“镝消费”
高端应用领域需求超预期增长,成为镝价跳涨的关键推手: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特斯拉Optimus二代量产提前至2025Q4,单机耗镝量达3.5公斤,远期百亿台规模对应年2000吨增量需求。金力永磁已向科技巨头交付磁组件小批量订单,墨西哥百万套产线加速投建。
低空经济“电机革命”:eVTOL飞行器电机对镝纯度要求高达99.99%,单机用量0.5公斤。深圳、合肥等试点城市商业化进程提速,预计2025年eVTOL电机镝需求突破300吨。
四、技术替代遇阻:日本深海探矿难解“近渴”
面对中国稀土主导地位,美日澳印加速构建替代供应链,但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
日本深海采矿“杯水车薪”:日本宣布2026年启动南鸟岛5500米深海稀土钻探,但该海域稀土泥浆开采成本超300美元/公斤,且商业化量产需5年以上。
四国联盟“雷声大雨点小”:美日澳印“四方关键矿产倡议”目标2030年对华依赖度降至40%,但现实困境凸显——澳大利亚莱纳斯冶炼厂依赖中国萃取剂,日本80%稀土需经中国港口中转。
五、未来预警:三重变量或引爆下一轮行情
缅甸雨季+冲突复燃:若矿运通道8月前未能恢复,氧化镝价格或突破170万元/吨;
中国收储政策落地:传工信部7月启动5000吨轻稀土战略收储,或触发连锁涨价效应;
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哨战: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订单将于Q3集中释放,高端镝需求或再增20%。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