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钢铁行业在保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智能化升级,全球钢铁行业“灯塔工厂”中我国占据半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1-5月,全国钢材产量达6.06亿吨,同比增长5.2%,其中工业用钢需求持续攀升。在汽车、家电等制造业拉动下,冷轧薄板产量达到2005.7万吨,同比增长6.9%,凸显高端钢材应用场景的拓展。出口方面,粗钢净出口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量近900万吨,增幅超20%,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强劲增长态势。中钢协专家分析,这一成绩得益于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及中国钢材性价比优势的持续释放。
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入实施,我国钢材消费正从传统建筑领域向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加速转移。以汽车轻量化、家电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兴需求,推动冷轧板、高强钢等品种占比提升。数据显示,前5月工业用钢占钢材总产量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升级对钢需的拉动效应日益显著。
在技术创新领域,我国钢铁行业正以“灯塔工厂”为标杆,加速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目前全球6座钢铁行业灯塔工厂中,中国占据3席,包括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能耗动态监控,单位能耗较传统产线降低15%-20%。此外,29家钢企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覆盖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
中钢协负责人表示,行业增长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在于发展质量的提升。“灯塔工厂的集群化涌现,标志着中国钢铁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跃迁。”他指出,AI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正推动行业突破“高耗能、高排放”传统路径,部分示范企业已实现碳足迹全流程追溯,为应对欧盟碳关税等国际规则奠定基础。
尽管成绩显著,行业仍面临国际市场波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挑战。分析认为,随着“十四五”期间10亿吨粗钢产能压减目标逐步落地,以及氢冶金、短流程电炉等低碳技术的推广,中国钢铁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并在全球绿色竞争中占据先机。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