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国内财经 > 港交所 IPO “爆发年”!269 家递表破纪录,科技消费领跑赛道

港交所 IPO “爆发年”!269 家递表破纪录,科技消费领跑赛道

   来源:

2025 年港股 IPO 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 10 月 13 日,年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材料的公司达 269 家,较历史最高年份增幅超 30%,创下港交所成立以来同期递表数量新纪录。

2025 年港股 IPO 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 10 月 13 日,年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材料的公司达 269 家,较历史最高年份增幅超 30%,创下港交所成立以来同期递表数量新纪录。从月度分布看,市场呈现明显的集中爆发特征:6 月以 65 家递表量成为年内峰值,9 月紧随其后达 60 家,两个月递表总量占全年的 46.4%。​

这一阶段性高峰与政策节点高度契合。港交所 8 月修订公开市场规定、优化 IPO 定价流程后,企业上市审核效率显著提升,9 月递表潮正是政策红利释放的直接体现。而 6 月的高峰则受益于年初 “科企专线” 开通后的积累效应 —— 该专线允许科技企业保密递表,有效降低早期披露压力,推动信息技术类企业集中申报。​

递表企业的行业分布折射出港股市场的产业吸引力变迁。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可选消费等六大行业构成递表主力,其中医药生物与科技类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仅前三季度,就有中慧生物、维立志博等 4 家医药生物企业凭借创新药研发管线获得超千倍认购,信息技术领域的半导体、人工智能企业亦占据递表总量的 22%。​

这种 “科技 + 消费” 双轮驱动格局,与港股产业结构优化方向高度一致。2025 年以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相继通过 “A+H” 模式登陆港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递表,形成 “龙头引领、集群申报” 的效应。材料与工业行业的递表增长,则与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制造业升级需求相呼应。​

最引人瞩目的是 A 股公司的赴港热情爆发:2025 年以来已有 83 家 A 股上市公司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这一数字超过 2015-2024 年十年间的总和(76 家)。从已上市案例看,这类企业普遍获得市场热捧 —— 前三季度完成赴港上市的 11 家 A 股公司中,8 家实现首日正收益,平均涨幅达 17%。​

多重因素催生这一浪潮:一方面,港交所审核周期显著缩短,宁德时代从递表到上市仅用 128 天,不足 A 股平均审核周期的一半;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宽松,使港股估值洼地效应凸显,A 股公司赴港上市普遍存在 10%-15% 的折价安全垫。更关键的是,港股成为企业全球化融资的重要枢纽,宁德时代 353 亿港元募资中 90% 用于匈牙利超级工厂建设,印证了 “上市 - 融资 - 全球化” 的战略闭环。​

递表热潮背后是政策红利、资金宽松与市场改革的三重支撑。政策层面,香港证监会 3 月终结 “百倍杠杆打新” 后,市场结构更趋健康,超千倍认购从 “杠杆撬动” 转向 “价值驱动”,年内 18 只超千倍认购新股均具备高增长赛道属性。资金端,美联储降息推动全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港股日均成交额稳定在 2000 亿港元以上,为超大型 IPO 提供流动性支撑。​

港交所持续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优势:“科企专线”、同股不同权规则优化等举措,使港股在吸引新经济企业与中概股回归上更具竞争力。截至 10 月中旬,排队上市企业中不乏计划募资超 10 亿美元的龙头项目,市场人士预计全年 IPO 募资额有望突破 3000 亿港元,坐稳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