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10月15日讯,国家发改委重磅推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剑指2027年底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的宏大目标。这场“充电革命”不仅覆盖城市、高速、农村三大场景,更以技术升级和电网改造为双翼,直击新能源车出行痛点。
高速路成“超快充走廊”:4万把超快枪织就城际网
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将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全线具备充电能力。这意味着,未来中长途出行中,电动车主可告别“充电焦虑”,享受“即停即充”的便利。
城市充电“全面升级”:160万直流枪+10万大功率桩
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将迎来结构性优化——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含10万个能实现“一杯咖啡时间满电”的大功率充电设施。老旧小区、交通枢纽、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场景将全面覆盖,8年以上老旧设施及800伏以下电压平台设备同步更新,构建“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智能网络。
农村补短板:1.4万乡镇直流枪打破“最后一公里”
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短板将重点突破。方案要求,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结合“春节返乡”等峰值需求保障,推动充电设施向产业聚集区、客货场站等场景延伸,实现“村村可充”。
电网同步升级:配电网纳入规划,智能调节保稳定
为支撑大规模充电设施接入,配电网将全面升级。方案强调,将充电设施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重点针对城市核心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老旧小区等开展网架优化和台区增容。同时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技术,提升高渗透率场景下的电网承载与调节能力,避免“充电潮”引发电网波动。
私人充电“应装尽装”:新建小区全覆盖,老旧小区改造增设
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同步扩大。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将100%预留充电条件,实现“直接装表接电”;既有居住区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工程增设充电设施,提升私人车位建桩比例,同步改造配套供配电设施。
这场“三年倍增”行动,不仅是充电设施数量的跃升,更是充电服务能力、电网协同能力、城乡覆盖能力的全面升级。当2800万充电桩在全国铺开,当超快充枪在高速路密集覆盖,当农村乡镇实现“充电自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真正迈入“充电无忧”的新纪元——而这,正是绿色出行时代的坚实底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阅,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