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1日,伦敦金价突破4140美元/盎司,创近十年新高。国内金价同步走强,沪金主力合约涨超3%,成交量显著放大,国内黄金Au9999最新收报949.9元/克,涨幅超1.61%。金价强势背后,是货币政策预期、地缘风险与结构性供需变化的共同推动。
宏观面影响因素
当前黄金市场正迎来一场由多重利好共振驱动的“完美风暴”。首先,宏观政策面发生关键转向:美国近期疲软的消费与就业数据,令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急剧升温。这不仅直接降低了持有黄金这一无息资产的机会成本,更预示着全球流动性拐点可能提前到来。与此同时,美国政坛层面“火药桶”再度引燃:政府停摆虽近尾声,但积压数据或将集中证实经济放缓;而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财政刺激计划,加剧了市场对债务膨胀与通胀再起的担忧,黄金作为传统抗通胀资产的需求激增。
在地缘局势层面,避险情绪持续绷紧。俄乌冲突与中东局势等热点问题未见缓和,驱使全球资金持续涌入黄金寻求庇护。这股买盘力量更获得了全球央行的强力加持,特别是新兴市场央行(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持黄金,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这为金价构筑了坚实的结构性买盘基础。
最后,美元走势提供了关键助力。在巨额债务与财政可持续性疑虑的重压下,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由于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疲弱直接提升了其他货币持有者的购买力,从计价层面为金价上涨打开了空间。这五大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将黄金推升至新的价格高度。
当前黄金市场供需格局呈现“供应刚性约束”与“需求结构性转向”并存的鲜明特征。供应端增长持续乏力,全球金矿产量虽小幅增长,但年均约2%的低增速难以突破,深部开采推高成本,使供应弹性大幅减弱。尽管再生金回收量在技术推动下提升,但其规模仍受跨境流动与税制差异制约,无法根本性缓解资源紧平衡状态。
需求端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转变,投资需求已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黄金ETF持续获大规模资金流入,叠加央行购金意愿强劲(尤其是新兴市场为分散外汇风险),共同构筑了超越传统消费的强劲买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金价显著抑制了金饰等实体消费,使其呈现“量缩价增”态势,而工业用金在高端科技领域的稳定增长,则为需求端提供了韧性支撑。
黄金饰品迈入“轻奢时代”?税收新政引发消费地震
2025年11月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正推动黄金饰品消费市场经历一场结构性洗牌。新政将非投资性黄金饰品进项税抵扣率从13%降至6%,直接导致成本上升约7%。终端价格应声上涨,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金饰单价普遍上调5%-6%,部分品牌单克涨幅高达78元,价格直逼1300元/克大关。
高金价与税负成本双重挤压下,消费意愿明显降温。2025年前三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滑,传统大克重产品销量萎缩尤为显著。消费者行为也随之转变,“小克重、高设计”成为新趋势:10克以内轻量化产品销量占比升至45%,古法金、IP联名款等具备文化内涵的“一口价”产品更受青睐。
市场加速分化,行业进入品牌价值决胜阶段。具备强设计能力和品牌溢价的头部企业(如周大福、潮宏基)通过产品创新维持竞争力;而缺乏差异化优势的中小品牌则面临严峻生存压力。
给消费者的建议是:转变“以重为贵”的旧观念,关注设计感与品牌价值。可把握品牌促销节点选购轻克重、高工艺产品。黄金饰品行业正从“重量消费”全面转向“价值消费”,消费者也需顺应这一趋势,理性看待价格上涨,更注重产品的情感与审美属性。
技术面偏强,关注关键位置突破
伦敦金突破4020美元颈线位后,量度目标指向4150美元附近。沪金期货站稳950元/千克关口,若能有效突破953元/千克前高,有望进一步上探965元/克区域。机构普遍认为,在央行购金和避险需求支撑下,金价中长期仍具上行空间。
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交易者可关注4000-4150美元(伦敦金)和950-960元/克(沪金)区间操作机会,突破后可顺势轻仓跟进。长期配置者建议采取逢低分批布局策略,通过黄金ETF或实物金条进行资产配置,比例控制在10%以内。需重点关注美联储政策信号转变及地缘政治演变,若伦敦金跌破3960美元或沪金跌破910元/克,应考虑适度降低仓位。
当前黄金市场在投资需求推动下保持强势,供需基本面偏紧为价格提供支撑。短期可能呈现高位震荡格局,建议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灵活调整持仓结构,把握波段操作机会。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