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海南矿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了公司在锂矿业务及政策利好方面的多重进展,不仅旗下布谷尼锂矿首批3万吨锂精矿已正式起运回国,更凭借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获得税收、跨境资金运营等多重支持,为公司新能源产业布局及全球化运营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海南矿业新能源赛道布局的核心项目,布谷尼锂矿的量产出货标志着公司“资源-加工”一体化产业链迈出关键一步。据披露,该批3万吨锂精矿产品已于10月14日从马里布谷尼项目现场起运,后续将转运至科特迪瓦圣佩德罗港口,通过海运方式运回国内,若运输顺利预计将于明年年初抵达。布谷尼锂矿位于马里首都以南180公里,物流条件优越,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年产品位5.5%以上的锂精矿10-12万吨,此次首批产品起运验证了项目的量产能力,也将为公司在建的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为公司运营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税收优惠方面,公司目前已享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按15%征收的优惠税率,这一“双15%”税收政策成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金字招牌”。更具针对性的是,公司氢氧化锂项目还可享受原辅料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政策支持,海南矿业董事长刘明东此前就曾表示,该政策正显著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在资金运营层面,公司近期成功获批成为海南第5家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这一资质将大幅提升公司资金管理效率。据了解,该中心可实现跨境资金的集中收付、轧差净额结算等功能,能更好地满足公司在马里锂矿开发、全球供应链布局等场景下对跨境资金收付、汇兑灵活进出的需求,为公司全球化业务拓展扫清资金流通障碍。
从产业布局逻辑来看,此次锂精矿起运与政策利好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夯实了公司“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大主赛道的发展格局。布谷尼锂矿的原料供应将保障下游氢氧化锂项目的投产运营,而税收优惠则直接提升锂盐加工业务的盈利空间,跨境资金中心资质又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国际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公司明确表示将持续关注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动态,重点跟踪简税制等政策细则出台及鼓励类产业方向,计划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把握产业投资机会。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锂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海南矿业凭借布谷尼锂矿的资源储备实现原料自主供应,叠加自贸港政策赋予的成本与运营优势,其新能源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凸显。市场人士指出,随着首批锂精矿顺利到港及氢氧化锂项目的推进,公司将逐步形成锂资源全产业链布局,在新能源赛道的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