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铜价破局:万亿缺口、新能源革命与大国资源博弈如何重塑金属之王?

铜价破局:万亿缺口、新能源革命与大国资源博弈如何重塑金属之王?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10月28日,沪期铜主力合约以86980元/吨收盘,日跌幅1.09%,失守8.8万关键关口。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8240元/吨,跌100元,升水50-升水90,跌20元;广东现货1#铜价报88160元/吨,跌100元,贴水110-升水+0,跌20元;上海地区1#铜价报88130元/吨,跌100元,贴水80-贴水0,跌20元。

2025年10月28日,沪期铜主力合约以86980元/吨收盘,日跌幅1.09%,失守8.8万关键关口。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8240元/吨,跌100元,升水50-升水90,跌20元;广东现货1#铜价报88160元/吨,跌100元,贴水110-升水+0,跌20元;上海地区1#铜价报88130元/吨,跌100元,贴水80-贴水0,跌20元。

宏观驱动:降息周期与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共振效应

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预期已基本定价,美国财政"大而美"法案推动的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形成双引擎,推动全球风险资产集体上扬。周末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股市与大宗商品同步上涨。然而,高铜价对下游消费的抑制效应已然显现——现货市场成交清淡,升水转贴水,持货商挺价困难,下游企业畏高情绪浓厚,采购策略转为按需补库为主。这种宏观与微观的背离,预示着铜价短期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供需重构:从周期金属到战略金属的蜕变

机构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铜市将出现12.4万吨缺口,2026年缺口扩大至15万吨,供需格局彻底扭转。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用铜量是传统汽车的4倍,光伏电站单位用铜量达化石能源的5倍,海上风电用铜强度更是陆上风电的8倍。这些领域构建的"第二增长曲线",正在重新定义铜的长期需求逻辑。

供给端同样风起云涌。印尼矿难、刚果及智利供应中断加剧供给担忧,叠加9-10月阳极板紧缺导致的铜产量大减,推动内外铜价触及16个月高位。而特朗普政府推翻拜登时期铜冶炼厂排放限制令的举措,更为美国铜产业注入强心剂——两年合规豁免期与矿产独立战略的绑定,标志着美国正以"资源安全优先于环保考量"的新逻辑重构全球铜产业链。

技术面与操作策略:压力与支撑的博弈战场

技术层面,沪铜主力2512合约面临88400元/吨强压力位与86500元/吨支撑位的夹击。午后盘面转跌后,下游接货意愿低迷,需求逐步饱和导致市场交易转淡。

操作层面,此前多单已提示风险,随着旺季即将过去,建议保持观望,静待市场明朗。需重点关注本周央行超级周带来的政策指引,以及波动率变化对价格区间的影响。

破局时刻:铜的未来在于战略属性觉醒

铜价上涨空间已打开,但路径充满曲折。传统需求波动已无法定义铜的长期走势——当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刚性显现,铜正从"周期金属"蜕变为"转型金属"。美国对铜的战略定位升级、全球供应链重构、以及新能源革命的不可逆趋势,共同指向一个结论:铜价的未来,取决于其战略属性与市场认知的双重觉醒。

在这场金属狂潮中,投资者需跳出短期价格波动的迷局,把握住供需裂变与大国博弈带来的结构性机遇。铜价的高位震荡不是终点,而是新周期的起点——当万亿缺口遇见新能源革命,当大国博弈重塑资源版图,铜,这个古老而年轻的金属之王,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