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银十”尾声铜价站上88700元/吨新高:是“破局”还是短期“虚火”?

“银十”尾声铜价站上88700元/吨新高:是“破局”还是短期“虚火”?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8340元/吨,涨1830元,升水70-升水110,跌30元;广东现货1#铜价报88260元/吨,涨1850元,贴水90-升水110,跌10元;上海地区1#铜价报88230元/吨,涨1830元,贴水60-升水20,跌30元,全球铜市一片“红火”。这场“银十”破局,究竟是短期躁动还是趋势转折?

——从吉隆坡磋商到智利矿难,看铜价如何演绎“破局与博弈”

2025年10月27日,沪铜主力2512合约最高触及88700元/吨,刷新去年5月以来新高,当日15:00收盘价报88370元/吨,涨幅1.73%,成交量与持仓量双双飙升。主力2512合约全天成交量222986手增加48886手,持仓量293381手增加17709手。伦敦三个月期铜价格走势偏强,北京时间16:40最新价报11036.5美元/吨,最高价触及11094美元/吨,突破本月前高11000美元/吨,最低位于10983美元/吨;现货铜价亦同步飙升,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8340元/吨,涨1830元,升水70-升水110,跌30元;广东现货1#铜价报88260元/吨,涨1850元,贴水90-升水110,跌10元;上海地区1#铜价报88230元/吨,涨1830元,贴水60-升水20,跌30元,全球铜市一片“红火”。这场“银十”破局,究竟是短期躁动还是趋势转折?

宏观暖风托底,贸易与降息双引擎启动

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初步共识”,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确认双方将履行国内程序,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国内A股三大指数联袂走强,铜作为工业金属“晴雨表”率先受益。美国方面,9月CPI同比涨3%略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25基点概率高达96.7%,12月再降50基点概率超94%,低利率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铜消费需求。国内“十五五”规划通过更添利好,1-9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市场对头号金属消费国的增长前景信心十足。

供应端“地震”:矿难与减产叠加,成本支撑强化

全球铜矿供应“屋漏偏逢连夜雨”:印尼格拉斯伯格矿持续关闭(全球第二大铜矿),智利安托法加斯塔2025年产量或仅达66万-70万吨区间下限,ICSG已将2025年矿铜供应增速预测从2.3%下调至1.4%,花旗、瑞银更预计今年供应增幅微乎其微。供应收缩直接推高成本,叠加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18.86万吨(较23日降0.12万吨)延续下降,铜价获坚实支撑。

需求端“分化”:新兴产业扛旗,传统领域承压

需求端呈现“冰火两重天”: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保持稳定增速,但传统消费领域(如房地产、建材、基建)增长乏力。高铜价抑制部分现货需求,升水承压下调,长江现货升水下调至90元/吨,凸显当前市场消费乏力,而下游提货企业观望情绪较为浓厚。然而,早市下游企业追涨补货推动成交增量,再生铜消费因高铜价刺激而升温,形成“传统弱、新兴强”的结构性支撑。

短期偏强探涨,长期需盯供需动态

综合来看,宏观边际转好与成本端扰动形成双重支撑,短期铜价或延续偏强探涨态势。但需警惕月末及淡季提前到来对询价活跃度的限制,以及高铜价对下游需求释放的抑制。长期而言,需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协议落地进展、美联储降息节奏,以及全球铜矿供应恢复情况。

此刻,铜价站在88700元/吨的高点,是“破局”还是“虚火”?答案或许藏在接下来的供需动态与政策落地中。但有一点明确:在宏观暖风与供应收缩的双重推动下,铜价短期或难言“见顶”,但波动风险亦需警惕——毕竟,“银十”之后,还有“冬储”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评论 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