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会晤达成阶段性共识,双向暂停出口管制措施】
根据中美双方官方公开发布的信息,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会晤在经贸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作为此轮沟通的具体成果,美国方面将暂停实施其于9月29日公布的、针对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50%穿透性规则”(即追踪产品中美国技术占比的严格规定)一年。作为回应,中方亦决定暂停实施其于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并宣布将在此期间研究制定更细化的实施方案。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双方为紧张的技术贸易摩擦按下“暂停键”。
【整体市场影响】
中美经贸摩擦缓和,短期内金属市场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降低,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虽符合预期,但其内部“鸽派放水”(提前结束缩表)与“鹰派降温”(淡化12月降息)的罕见对峙,令市场预期急速生变,美元应声走强,金属行情承压。但金属价格更多受供需关系、宏观经济数据、库存变化等因素影响,经贸共识对价格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若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可能推动金属价格温和上涨;若需求端未明显改善,价格可能维持震荡。
【金属品种深度聚焦】
铜:“经济晴雨表”迎风启航
走势逻辑:中美缓和提振全球工业信心,叠加AI算力与新能源基建对铜的刚性需求,价格具备韧性。但需警惕库存累积与美元波动带来的回调压力。
策略:逢低布局多单,紧盯宏观数据验证。
铝:政策与成本双支撑
走势逻辑:国内产能天花板锁定供应弹性,新能源轻量化与光伏边框需求托底。若海外需求复苏,铝价有望突破区间震荡。
策略:回调后分批配置,关注海外订单回暖信号。
锌:需求复苏成关键变量
走势逻辑:镀锌需求与基建开工率强相关,中美缓和改善出口预期。但全球锌矿供应宽松压制上方空间,价格需需求端实质性拉动。
策略:短线波段操作,突破需需求数据加持。
镍:新能源主线不改,博弈加剧
走势逻辑:电池用镍需求长期向好,但印尼镍铁产能释放持续施压。过剩及累库延续,价格走势取决于新能源车销量与不锈钢需求之间的强弱平衡,短期窄幅震荡。
策略:中长期布局高冰镍龙头,警惕供应过剩风险
稀土:战略价值凸显,政策博弈深化
走势逻辑:中方暂停出口管制缓解短期供应焦虑,但稀土永磁在新能源、机器人领域的刚性需求支撑中长期价格中枢。未来价格波动将更依赖产业政策与海外产能进展。
策略:轻仓参与政策驱动波段,重点关注高端钕铁硼订单。
【操作策略:结构重于方向】
进攻配置:铜、铝(供需紧平衡+政策受益)
防守观望:锌、镍(等待需求端明确信号)
主题博弈:稀土(政策扰动下的波段机会)
核心原则:紧贴库存数据与产业开工率,避免追高虚高品种。
结语:短期情绪升温,长期仍看供需
中美缓和提供交易窗口,但金属行情终将回归基本面。铜铝的供需硬缺口、稀土的战略属性、新能源金属的需求弹性,将成为穿越周期的主线。投资者需轻宏观叙事,重库存与开工数据,把握分化中的确定性机会。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