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钴市“地震”再起!长江1#钴再涨8000元!刚果配额新政如何撬动全球供应链?

钴市“地震”再起!长江1#钴再涨8000元!刚果配额新政如何撬动全球供应链?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9月2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钴​价报293000-303000元/吨,均价报298000元/吨,较昨日上涨8,000元/吨。

当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突然“松绑”,全球钴价应声而涨——这波看似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实则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博弈的必然结果。作为占据全球钴储量55%、产量76%的“钴都”,刚果(金)的每一次政策调整,都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9月2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钴​价报293000-303000元/吨,均价报298000元/吨,较昨日上涨8,000元/吨。

【政策溯源:从禁令到配额的“救市”逻辑】

时间拨回2025年2月,全球钴价一度跌至五年新低——MB标准级钴价仅9.95美元/磅。作为应对,刚果(金)祭出“钴出口禁令”大招。效果立竿见影:禁令实施一个月内,钴价反弹超63%,至今维持高位震荡。但这场“救市”行动也埋下隐患——全球库存见底、供应缺口担忧加剧,尤其是中国这个精炼钴生产大国,原料高度依赖刚果(金)进口。

如今,刚果(金)宣布从10月16日起以“出口配额制”取代禁令,释放1.8万吨今年余下配额,2026-2027年每年上限9.66万吨。这看似慷慨的配额,实则暗藏玄机——分配将参考企业历史出口量比例,而中国终端企业年需求就达10万吨,全球总需求更达12万-15万吨。业内测算,10月首批发货仅3600吨,即便全部发往中国,也仅能满足国内月消费量的1/3。四季度供应紧张,已成定局。

【企业破局:道氏技术的“安全垫”与“扩张术”】

在这场钴价博弈中,道氏技术(300409.SZ)的应对堪称行业范本。作为头部企业,它早已未雨绸缪:保有安全库存储备,MMT二期扩建项目年内投放,新增0.3万吨/年钴金属产能。这波操作堪称“进可攻退可守”——短期靠库存缓冲配额落地前的原料紧张,长期则凭产能释放与配额协同,在价格稳定窗口期增厚业绩。

【市场反应:从“惜售”到“囤货”的连锁反应】

政策调整的信号枪一响,市场立刻“闻风而动”。A股钴资源概念股连续走强,现货市场呈现“惜售观望”特征,冶炼厂暂停报价等政策细则,贸易商投机性囤货频现。更关键的是,即便配额落地,首批货物到港也需2个月周期。这意味着,11-12月国内将面临“库存见底+到货延迟”的双重压力,钴价或迎来新一轮上行窗口。

【未来展望:结构性机会与长期挑战】

短期看,道氏技术等提前布局库存与产能的企业,将在供应紧平衡中占据优势。但长期而言,印尼钴资源开发与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将成为重要补充——格林美等企业已通过印尼项目实现钴产量翻倍,2030年印尼钴产量预计占全球16%。不过,机构提醒:需重点跟踪配额分配细则与运输到港进度,钴价高位运行或成新能源产业链成本博弈的新焦点。

【结语】

从禁令到配额,刚果(金)的政策转向,本质上是全球钴资源供需矛盾的缩影。在这场博弈中,企业如何构建“安全垫”、政策如何平衡“救市”与“可持续”,将成为决定未来钴价走势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涨杀跌,不如关注那些真正具备风险管控能力与长期布局视野的企业——毕竟,在新能源的赛道上,跑得稳,才能跑得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