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占全球40%!中国新型储能领跑能源革命

占全球40%!中国新型储能领跑能源革命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熔盐储热的长时间调节、压缩空气的低成本等特性,将共同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应急等多样化需求。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产业链协同,新型储能将持续为“双碳”目标落地与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支撑。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占全球40%!中国新型储能领跑能源革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较“十三五”末增长近20倍,稳居世界第一。 

新型储能作为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的储能技术,涵盖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元形态,被喻为电力系统的“超级充电宝”。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谷时充电、峰时放电”,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安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内蒙古、新疆装机超1000万千瓦,山东、江苏、宁夏均超500万千瓦,区域布局与新能源富集区高度契合。 

我国新型储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十四五”以来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从《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再到《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框架,为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提供清晰路径。 

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应用实效。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效率较2023年大幅提升,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多地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突破1000小时,成为新能源消纳的“调节器”。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累计贡献顶峰电力超千万千瓦,为电力保供注入关键支撑。 

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主导地位,但多类型技术路线正加速落地。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已形成“技术多元、场景互补”的发展格局。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中,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12个项目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为技术转化提供关键场景。 

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熔盐储热的长时间调节、压缩空气的低成本等特性,将共同满足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应急等多样化需求。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产业链协同,新型储能将持续为“双碳”目标落地与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支撑。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