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钴业龙头华友钴业在互动平台回应市场关切时明确表示,美国近期推进的钴战略收储行动,进一步印证了钴作为关键战略金属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在新能源与新技术需求爆发、供应端持续收缩的双重驱动下,全球钴市场有望迈入新一轮量价齐升周期。
收储潮起:战略属性成市场核心锚点
华友钴业强调的美国收储行动正进入关键执行阶段。据美国国防部规划,2025 年计划采购钴金属 1500 吨,累计收储量已达 3000 吨,占五年计划总量的 40%,采购对象聚焦加拿大、日本等盟友企业。这一动作背后,是全球供应链安全博弈的深化 —— 刚果(金)自 2024 年实施出口配额制后,2025 年一季度中国从该国进口钴原料同比骤降 30%,美国通过收储弥补供应链缺口的需求显著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战略储备已形成全球共振态势:欧盟启动 1000 吨钴储备计划,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一季度已收储 2000 吨,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储备行动,进一步夯实了钴的战略金属地位。
需求爆发:新技术与传统领域双重发力
华友钴业提及的多领域需求增长已现明确数据支撑。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 3500 万辆,三元锂电池对钴的需求同比增长 18%,叠加储能电池需求翻倍,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消费电子端,AI 手机、折叠屏机型备货增加推动钴酸锂需求同比增长 34.2%,3C 产业链依赖度持续强化。
更关键的是,5G、6G、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新技术商业化正打开增量空间。这类应用对高纯度钴材的特殊需求逐步释放,而军工领域需求同步提速 ——2025 年全球军工钴消费量将达 1.3 万吨,其中美国占比 45%,第五代战机量产与高超音速武器部署成为重要推手。
供应收缩:刚果政策主导缺口扩大
供应端的收缩态势与需求增长形成强烈共振。全球 76% 的钴供应来自刚果(金),该国自 2025 年 2 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多次延长至 9 月 22 日,若后续转为配额制,每月出口量将从 1.8 万吨压缩至 1 万吨,全球供应缺口或扩大至 7.8 万吨。
数据显示,2025 年 1-8 月中国钴原料进口同比锐减 68%,全球电解钴库存仅 137 吨,同比下降 73%,国内冶炼厂开工率已从 3 月的 90% 降至 45%,部分企业面临原料断供风险。尽管印尼新增产能试图对冲,但项目进度与政策不确定性使其缓冲作用有限。
市场预期: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当前钴价已呈现强势上行态势,机构普遍看好后续空间:华泰证券预测 2026 年全球钴供需缺口将达 1.7 万吨,价格中枢有望突破 35 万元 / 吨;另有分析指出,在收储与缺口共振下,钴价或冲击 50 美元 / 磅关口。
华友钴业的判断与市场预期形成呼应,其 “资源 + 技术 + 成本” 护城河有望在行业上行周期中进一步释放价值。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