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路透社等外媒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就入股加拿大矿业公司锂美公司(Lithium Americas)展开谈判,拟通过重新协商美国能源部提供的22.6亿美元贷款条款,获取其最高10%的股权。目前,美国本土锂产量不足5000吨/年,仅依赖雅保公司(Albemarle)在内华达州的单一工厂生产,而锂美公司主导的Thacker Pass锂矿项目(规划年产4万吨碳酸锂)被视为打破这一局面的核心支点。
Thacker Pass项目作为全球最大黏土型锂矿,已进入建设尾声,计划2028年投产,预计可满足80万辆电动汽车的原料需求。但项目面临技术挑战:黏土提锂工艺复杂,需突破固液分离与环保瓶颈,目前仍依赖实验室验证和小规模试验。与此同时,美国其他锂项目如艾昂尼尔的流纹岩岭锂硼矿和埃克森美孚的阿肯色州地热提锂项目,均处于建设或试点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供应。行业数据显示,美国锂盐加工产能仅占全球1%,75%以上依赖中国完成精炼环节。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锂需求将达300万吨/年,但美国本土供应链仍面临资源-加工错配。特斯拉、通用等车企通过长协锁定南美及澳洲锂资源,但关税政策推高进口成本,促使政府加速本土产能布局。2025年《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电池材料本土化比例提升至50%,但当前美国锂电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如正极材料、电池制造)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形成“资源端本土化、加工端全球化”的矛盾格局。
特朗普政府此次股权收购提议,延续了其国家安全优先的产业政策逻辑。此前,美国政府已通过入股英特尔、MP Materials等企业干预稀土、半导体供应链,此次瞄准锂矿旨在复制这一模式。若谈判成功,美国政府或成为锂美公司最大单一股东,直接影响其与通用汽车的承购协议条款,并可能要求调整产品流向以优先满足国内需求。
短期看,Thacker Pass项目若顺利推进,将填补美国碳酸锂自给率从1%提升至15%的缺口,但工艺商业化周期(预计2026-2028年)与成本竞争力仍是关键变量。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