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政策与钽价现状:豁免清单构筑“缓冲带”
2025年4月9日,东方钽业公告显示,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对其出口业务影响有限:2025年一季度直接出口美国市场的钽粉、钽丝销售额仅占营收的1%以内。这一现象的背后,是4月2日美国公布的近千项关税豁免清单中,钽粉、钽丝、钽制品等核心产品被明确豁免。当前钽产业链呈现三大特征:
价格韧性凸显:尽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已覆盖66%商品,但钽价未现铝、铜等金属的暴跌行情,主因高端钽产品(如7N级高纯钽)技术壁垒高且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供应链自主性提升:中国钽资源进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85%降至2024年的52%,国内高温合金、半导体靶材等高端应用需求激增,倒逼企业加速国产替代。
全球博弈新平衡:美国对钽制品的关税豁免,折射其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华供应链的深度依赖,2024年中国钽材占全球半导体用钽靶材市场份额达38%。
二、产业链暗战:从“资源争夺”到“技术定价权”
上游资源格局重构
全球已探明钽资源约15万吨,刚果(金)、巴西等非洲及南美国家掌控82%的矿山产能。但中国通过再生钽回收技术突破(废料提纯效率达92%),将二次资源占比提升至35%,削弱对原生矿依赖。
中游技术军备竞赛
纯度突破:东方钽业7N级超高纯钽生产线投产,加工成本下降22%,打破美企H.C. Starck的垄断;
应用升级:钽基高温合金在国产航空发动机中的渗透率从2020年的18%跃升至2025年的47%,单台发动机钽耗量提升3倍。
下游需求结构性裂变

三、资本博弈:政策红利与市场风险的动态平衡
产业资本战略转向
东方钽业:2025年Q1国内销售额占比升至64%,高温合金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20%;
美国KEMET:与中企签订5年期钽粉长协,锁定价格浮动上限机制以规避关税风险。
政策对冲窗口
欧盟拟于4月20日公布对华战略金属反倾销初裁,但钽制品或因欧洲半导体产业链依赖未被纳入清单。国内30%贸易商采用“人民币信用证+离岸仓储”组合策略,规避关税不确定性。
四、未来推演:三大临界点重塑行业格局
技术替代分水岭(2025-2026)
若硅基光子芯片通过车规认证,可能冲击20%半导体用钽需求;
钽回收率若突破95%,全球原生矿价格或下挫12%。
政策博弈窗口(2025年Q2)
4月20日:欧盟反倾销裁决落地,或触发连锁性贸易壁垒;
5月6日:中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修订,高纯钽出口审批或收紧。
资本撤离信号
多头防御线:钽价跌破成本线1400元/千克将触发量化基金抛售;
空头狙击点:突破1600元/千克或引发产业客户套保盘反扑。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