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事件进展
2025 年 4 月 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非洲事务高级顾问马萨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访问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推动刚果(金)东部反政府武装 “M23 运动” 撤离矿区,并协调重启全球第三大锡矿 —— 比西锡矿(Bisie Mine)的生产。此次行动是美国介入刚果(金)资源争端的最新举措,旨在缓解因冲突导致的全球锡供应链中断风险。
二、停火协议与叛军撤离
停火框架:
卢旺达、刚果(金)和卡塔尔于 3 月 18 日在多哈达成三方协议,要求 “M23 运动” 立即停止进攻并撤出北基伍省。尽管该组织最初拒绝参与谈判,但在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压力下,其武装人员已从锡矿所在的瓦利卡莱镇向东撤退至 130 公里外的 Nyabiondo 和 Masisi 地区。
4 月 5 日,刚果(金)政府与 “M23 运动” 在多哈举行首次直接会谈,双方同意建立临时停火监督机制,但未就长期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美国的角色:
布洛斯在访问中强调,美国将支持刚果(金)政府恢复矿区安全,并要求卢旺达停止对 “M23 运动” 的物资援助。美国财政部已对该组织 3 名高级指挥官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旨在维护其在刚果(金)的关键矿产利益。比西锡矿 2024 年生产 1.73 万吨锡,占全球供应量的 6%,其停产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锡价在 3 月上涨 12%。
三、锡矿复产与供应链重构
加拿大 Alphamin 公司 4 月 9 日启动比西锡矿分阶段复产,首批人员检修设备。该矿 3 月停产后通过铁路维持库存精矿运输,计划 2025 年产能提至 2 万吨,填补缅甸佤邦(占全球 7% 产量)停采缺口。停火消息致锡价回落 5%,但 LME 库存 4500 吨(三年高位)凸显电子消费疲软;美国推动刚果(金)出口多元化,试图削弱中国对当地 40% 锡矿、70% 钴矿的控制。
美特使斡旋短期缓解供应链危机,实质是大国长期争夺非洲资源主导权,90 天停火期成各方妥协试金石。
本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操盘指引(长江有色金属网www.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