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长江现货1#锑均价报22600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结束此前连续两日累计8000元/吨的暴涨行情。尽管价格短期企稳,但市场供需矛盾、资本博弈与政策调控的角力仍在加剧,产业链上下游陷入“高位僵持”的敏感状态。
一、价格企稳的背后:政策干预与供应修复预期
战略储备释放平抑市场
工信部联合多部委于4月3日宣布释放5000吨国家锑储备,收储价为22万元/吨,虽低于现货市场价,但缓解了部分贸易商的恐慌性囤货情绪。数据显示,4月6日国内锑锭社会库存回升至1.8万吨,较上周增加10%。
南非废弃矿谈判取得进展
南非政府宣布重启废弃锑矿开发谈判,预计2025年四季度可形成月均1000吨的增量供应。尽管远水难解近渴,但市场对远期供应缺口的预期有所缓和。
缅甸复产进度引关注
佤邦矿区运输通道抢修进度加快,部分小型矿点计划4月中旬恢复运输,但占全球15%供应量的主力矿区仍无法复产,国际锑业协会(ITA)维持月均8000吨缺口的预警。
二、需求端分化:刚需支撑与替代技术冲击
光伏企业“锁量不锁价”
隆基、通威等头部光伏企业联合签署Q2锑澄清剂采购协议,锁定月均3000吨用量,但要求价格浮动机制与现货市场脱钩。此举既保障了生产连续性,也抑制了短期炒作空间。
钠电池产业链加速去库存
比亚迪钠电池产线提前投产后,负极锑基材料库存消耗量超预期,4月采购量环比下降20%,部分企业转向铈锆复合物试验性替代,初步测算可分流5%-8%需求。
军工订单维持刚性
北约成员国因战略储备周期压缩,持续以22万-23万元/吨的价格执行长协采购,成为当前价格的重要托底力量。
三、未来一周展望:高位震荡中酝酿新变局
上行风险:
缅甸矿区复产延后超预期,5月前缺口难填补;
欧洲对俄制裁升级,鹿特丹库存跌破3天用量;
光伏玻璃二季度扩产潮落地,月均需求再增800吨。
下行压力:
铈锆复合物中试产能4月底释放,可替代10%光伏用锑;
云南锑冶炼厂复工率提升至65%,现货流通量增加;
投机资金获利了结引发踩踏风险。
价格预判:
短期市场将在22万-23.5万元/吨区间震荡,突破前高需依赖地缘冲突或资本二次逼空,建议重点关注南非矿谈判进展及欧盟制裁豁免动态。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