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1月7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6120元/吨,涨160元;升水为150元/吨,持平;A00铝锭报21540元/吨,涨180元;贴水报10元;0#锌报22640元/吨,涨150元;1#锌报22540元/吨,涨150元;1#铅锭报17400元/吨,跌25元;1#镍报121200元/吨,涨400元;1#锡报284000元/吨,涨1000元;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经济的浪潮与微观供需的礁石间起伏不定。从铜、铝、锌到铅、锡、镍,每一种金属都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展现出独特的走势,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宏观浪潮:多空因素激烈碰撞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宛如一个巨大的舞台,各种因素在此交织上演,深刻影响着有色金属市场的走向。美股科技板块的大幅回调,如同一记重拳,打乱了市场的节奏,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美联储政策信号的分歧,更是让市场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难以准确判断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与此同时,地缘冲突的持续发酵,如同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这场宏观经济的风暴中,美元短期承压,美股震荡调整,为有色金属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变数。而中国在经济转型与科技自主领域的稳步推进,犹如一座灯塔,为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注入了稳定的预期。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新型储能装机的突破等亮点,不仅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为有色金属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
美国的情况则更为复杂。政府停摆导致的关键数据缺失,让美联储官员在决策时如履薄冰。美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对年底降息持谨慎鹰派立场,担心“前置性”降息会带来不安。而美国企业10月的大规模裁员,更是让市场对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逐渐升温。15.3万人的裁员人数,同比激增175%,创下了2003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尽管周三ADP就业数据表现亮眼,但整体就业市场的紧平衡局面难以逆转,被裁员工再就业困难,年底前失业率有再度上行的风险。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对有色金属市场形成了明显的制约。
微观博弈:供需格局各具特色
铜:供需两弱下的艰难徘徊
铜市场目前正处于供需两弱的尴尬境地。海外中断矿山复产缓慢,国内电铜产量环比下滑,供应端的紧张局势初现端倪。然而,终端消费的畏高情绪却如同一堵无形的墙,阻碍了铜价的上涨。铜价反弹抑制了下游采购,市场成交疲软,现货持续维持小贴水格局。本周预计社会库存将持续上行,叠加近期降息预期回落的打压,铜价只能寻求下方支撑。不过,美元指数从100点高位回落至99.766附近,为铜价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使得今日现铜或窄幅震荡,盘面存反弹预期。
铝:海外减产与国内消费的双重影响
铝市场则呈现出海外减产与国内消费相互作用的复杂局面。国内供应端电解铝运行产能暂无显著变化,但海外电解铝厂减产21万吨及预计明年3月再度减产37万吨的预期,加剧了海外铝供需紧张的担忧,对铝价形成了有力支撑。然而,在消费端,恐高情绪导致市场成交疲软,现货持续维持小贴水格局,整体交投依然不佳,限制了铝价的涨幅。不过,低库存支撑铝价高位震荡,且铝下游需求仍有韧性。新兴领域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当下热门主题,人形机器人、算力等领域对金属需求前景可观,为铝消费带来了乐观预期。短期内,铝价仍被看好,维持高位偏强格局。
锌:冶炼端与消费端的激烈博弈
锌市场正处于冶炼端与消费端的激烈博弈之中。当前冶炼端抢矿激烈,海外矿价格无优势且国内矿增量较少,导致现货TC下滑。预计11月份的冶炼端减停产预期升温,这无疑给锌价带来了反弹动能。然而,下游观望情绪浓厚,成交差,持货商虽有意挺价但出货换现困难,市场现货依旧维持贴水格局,交投态势不容乐观,继续压制锌价反弹空间。短期内,锌价盘面震荡运行,上行幅度或受限。
铅:供需双弱下的僵持震荡
供应端:原料紧缺制约复产,原生铅受矿端约束,再生铅受废电瓶短缺限制,整体弹性不足。
需求端:储能新需求托底,但传统消费淡季叠加出口疲软,下游刚需采购为主。
核心逻辑:供需弱平衡,宏观情绪谨慎,短期现铅价格区间僵持,涨跌空间有限。
锡:供应紧缺遇上需求结构性分化
供应端:缅甸、印尼复产受阻,全球库存低位,供应刚性支撑强劲。
需求端:AI算力硬件、HBM存储等新兴需求爆发,但传统电子消费复苏缓慢,高价抑制成交。
核心逻辑:供应紧平衡叠加AI需求增量,短期现锡价格偏强震荡,涨势氛围一般。
镍:供应宽松与需求分化的窄幅博弈
供应端:印尼镍铁产能释放,精炼镍产量翻倍,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需求端:不锈钢行业进入淡季,采购意愿减弱;新能源板块储能需求增长,形成结构性支撑。
核心逻辑:高库存压制上行空间,镍矿成本与宏观降息预期托底,短期现镍价格窄幅震荡,涨跌两难。
后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后市,有色金属市场仍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宏观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联储政策走向、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将继续影响市场情绪。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从供需层面来看,不同金属的供需格局将继续分化。对于供应紧张、需求有支撑的金属,如铝和锡,有望继续维持强势。随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铝和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供应端的限制将使得价格保持高位。而对于供应宽松、需求疲软的金属,如镍,价格将继续受到压制。不过,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可能会为镍市场带来一些结构性机会,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有色金属市场的重要趋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那些能够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破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总之,有色金属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多空交织的格局,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这片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有色金属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投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