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光伏出海浪潮席卷亚欧!晶科、通威斩获海外大单,中国绿色能源主导权持续巩固

光伏出海浪潮席卷亚欧!晶科、通威斩获海外大单,中国绿色能源主导权持续巩固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光伏出海浪潮席卷亚欧!近日,中国光伏巨头海外布局接连传出重磅消息:晶科能源出席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签署2.3GW光伏组件及储能项目;几乎同期,通威股份成功斩获沙特主权基金(PIF)支持的光伏项目。两笔合作规模大、代表性强,进一步凸显中国光伏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供应链话语权与系统输出能力。

近期,中国光伏巨头海外布局接连传出重磅消息:晶科能源出席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签署2.3GW光伏组件及储能项目;几乎同期,通威股份成功斩获沙特主权基金(PIF)支持的光伏项目。两笔合作规模大、代表性强,进一步凸显中国光伏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供应链话语权与系统输出能力。

为什么是中国光伏?三重壁垒构筑“护城河”
海外项目竞争激烈,为何中国光伏企业能持续拿下大单?
政策支持
“双碳”目标推动:国家“双碳”战略为光伏发展提供长期政策导向,各级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项目审批等政策支持光伏项目建设,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产能调控政策:2025年政策明确限制光伏产能扩张,推动行业出清过剩产能,优化竞争格局,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成本下降与平价上网
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大幅下降,度电成本接近火电,实现平价上网,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推动需求增长。
能源转型需求
中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碳减排压力促使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作为资源丰富、技术成熟的新能源,成为替代火电的重要选择。
全产业链控制能力​
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中国企业在各环节均拥有产能和成本优势,可确保大规模订单按时交付,不受局部供应链瓶颈制约。
技术迭代与规模化优势​
N型技术、薄片化、智能制造等创新由中国企业主导并快速量产,在效率与成本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形成海外厂商难以追赶的产品竞争力。
项目经验与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等机制为企业提供项目切入机会,而国内丰富的绿色金融资源则为出海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支持。
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出口规模增长,全球市场份额领先,海外需求成为行业增长新动力。

挑战仍存,如何走得更远?
尽管连获大单,中国光伏出海仍面临多重挑战:
贸易壁垒​:欧美等国推动光伏本土制造,关税、碳壁垒政策风险持续存在。
地缘局势​:部分项目所在国政局稳定性、电费支付能力等需谨慎评估。
本土化要求​:越来越多国家要求项目带动本地就业、使用本地成分,对企业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结语:光伏出海,是一场围绕技术、资本与战略的综合较量
晶科、通威的订单是中国光伏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从卖产品到输出解决方案、从参与市场到主导标准,中国光伏企业正通过一个个海外项目,将绿色能源的领导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际订单与战略影响力。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