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镍价暴跌1200元/吨,报122450元/吨,期货市场同步下挫,沪镍主力合约一度触及120930元/吨低点。镍市陷入“宏观迷雾+供需博弈”的困境,十月份累库压力高悬,短期震荡格局难破。
宏观情绪速冻,资金避险离场
本周金融市场迎来“超级央行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今日开幕,市场陷入观望状态。美国最新就业数据超预期强劲,削弱了降息预期,导致镍市持仓量大幅减少,多头资金纷纷撤离避险。尽管中美贸易磋商传出积极信号,但利好早已被市场消化,目前避险情绪主导交易节奏。美元指数企稳回升,进一步压制有色金属板块整体估值,镍价承压明显。
海量库存压顶,供应过剩加剧
库存暴增成为镍价下跌的直接推手。LME镍库存单日再增384吨,总量已达25.12万吨,创下2021年11月以来新高。国内社会库存延续累库态势。
供应端压力持续加大。印尼湿法冶炼产能加速释放,PT Merdeka公司新增2万吨MHP产能即将投产,加上国内精炼镍产量同比大增,市场供应远超需求承接能力。
需求端双双哑火,产业链雪上加霜
传统不锈钢行业“银十”旺季不旺,304热轧价格持续阴跌,实际成交清淡。更令人担忧的是,新能源领域这一传统增长引擎也动力不足:10月三元前驱体排产折合耗镍量环比下降5%,硫酸镍产量增速大幅放缓。从镍矿到不锈钢的全产业链库存高企,上下游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成本传导不畅,形成“增产不增销”的尴尬局面。
回望十月整体产业链,“进出口背离、供需失衡” 成为关键词:原料进口结构性调整与成品出口疲软形成尖锐矛盾。镍矿进口量缩水,湿法中间品却大幅涌入;精炼镍出口看似增长近三成,但不锈钢外销渠道明显收缩,暴露出“原料难求、成品难卖”的产业链困境。全链条库存水位持续抬升,从上游镍矿到下游不锈钢的各个环节均面临累库压力。这种供需错配格局正加速行业洗牌,产业链去库存攻坚战已然打响。
短期震荡寻底,等待政策亮牌,关注两大关键信号
当前镍价已逼近高冰镍一体化成本线(约12万元/吨),成本支撑效应逐渐显现。但若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或LME库存突破26万吨关口,镍价可能下探12万元整数关口。
投资者宜保持观望,重点关注10月29日美联储议息结果,以及印尼产业政策动向。短期镍价预计在120000-123000元/吨区间震荡,等待政策明牌指引方向。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