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铝市正经历深度重构,澳大利亚Tomago铝冶炼厂因电价暴涨40%或于2028年关停的消息,揭开了高耗能产业转型的残酷现实。这座占全球铝产量1.5%、澳洲37%产能的巨型工厂,其存亡不仅牵动59万吨年产能的供应链神经,更折射出全球电解铝产业在碳中和与能源成本双重挤压下的生存困境。
供给端:区域性收缩与结构性短缺
Tomago危机并非孤例。中国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政策持续压制供给弹性,欧洲能源危机已导致多国铝厂关停。LME库存较峰值下降60%至46.93万吨,国内上期所铝锭社会库存降至11.82万吨的数年低位,形成显性库存的双重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再生铝产量占比已达35%,中国凭借完善的回收体系占据47%市场份额,再生铝成本优势显著——中国再生铝企业用电成本仅0.08澳元/度,较澳大利亚煤电成本低70%。这种成本鸿沟正加速全球铝产业向清洁能源基地转移。
需求端:绿色转型驱动结构性增长
新能源赛道成为铝需求新引擎。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较燃油车高30%,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铝量预计达382万吨;光伏支架每GW装机耗铝1.6万吨,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142.56GW推动铝需求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特高压工程对铝的特殊需求——钢芯铝绞线因其散热优势成为长距离输电首选,预计2024年中国电力领域用铝量将达886万吨,同比增长14.15%。这种由能源转型驱动的需求增长,与传统房地产领域用铝萎缩形成对冲。
政策与宏观:流动性宽松与贸易变局
美国9月CPI同比增2.2%低于预期,强化了美联储11月降息预期,流动性宽松预期支撑有色金属估值。中美吉隆坡贸易磋商取得初步共识,美方明确放弃对华加征100%关税,贸易摩擦缓和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需警惕的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将实施,中国绿电铝认证体系加速构建,碳成本差异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价格展望:震荡上行与波动加剧
10月12日消息:高盛周五发布的最新研报称,2026年第四季度铝价预计为每吨2,350美元,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反弹到目前的水平。短期看,中国新能源需求维持10%以上增速与全球显性库存低位形成支撑;但欧美经济衰退风险与房地产低迷构成压制。中长期而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将推动风电、氢能储运等领域用铝需求年均增长5%-7%,而中国产能天花板与欧洲能源成本高企限制供给增长,铝价有望进入长周期上行通道,不排除突破2022年4073美元/吨历史高点的可能。
企业应对:绿色转型与风险管理
上游矿山与电解铝企业需加快绿电资源布局,如水电铝、光伏电解槽项目,降低碳成本。加工企业应通过期货套保、签订长单锁定利润,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投资标的方面,建议关注“水电铝占比高+再生铝布局”的龙头企业,如中国宏桥、云铝股份,同时跟踪LME库存变化及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整,把握波段操作机会。
在这场“白色石油”的博弈中,能源成本、政策拐点与技术创新将成为关键变量。当澳大利亚为每度电0.35澳元挣扎时,中国再生铝企业已实现0.08澳元的成本优势,这种产业梯度转移正在重塑全球铝业版图。铝价的每一次波动,都是能源革命、产业升级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缩影。把握三大变量,方能在这场百年变局中占据先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