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窄幅震荡中的市场观望
10月27日,长江现货1#铅价围绕17400元/吨中枢波动,日内小幅上涨50元(17350-17450元/吨),折射出市场在“超级央行周”前的谨慎情绪。美联储议息会议、美国CPI数据走弱带来的降息预期,与政府停摆风险形成多空交织,铅价陷入供需双弱下的僵持状态。
宏观面:市场利好消息,据美国最新公布的CPI数据表现疲弱,美指窄幅震荡,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发酵,国内流动性维持充裕,共同为风险资产营造了宽松环境;与此同时,绿色转型与科技迭代驱动的结构性需求,正与供应链瓶颈形成核心博弈,持续重塑基本金属市场的价格逻辑,但美国政府停摆持续,本周市场进入“超级央行周”多头聚焦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受此影响资金面相对谨慎,本交易日铅价震荡修复反弹。
供应端:区域性紧缺与再生铅“卡脖子”难题
原生铅产能分化:北方部分炼厂复产滞后,叠加河南环保运输管控,区域供应缺口凸显;尽管副产品利润支撑开工率,但原料偏紧制约产能释放。再生铅原料困局,废电瓶回收体系紊乱,“小散乱”渠道挤压正规企业,导致再生铅企业“无米下锅”;财税政策支持不足,回收成本高企,短期供应恢复缓慢。库存信号矛盾,LME铅库存持续去化,但国内社会库存仍处高位,反映供需区域错配。
需求端:旺季不旺与结构性分化
传统领域承压,汽车起动电池订单疲软,出口受关税壁垒冲击(8月出口量同比降24.5%),仅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换车需求提供边际支撑。新兴需求尚未放量,储能铅蓄电池技术改进缓慢,占比不足5%,难以对冲主力消费下滑。现货市场僵局,持货商惜售情绪推高报价,但期现价差扩大促使贸易商交仓,散单市场“有价无市”。
铅产业链现状
当前铅产业链承压运行,各环节挑战与机遇并存。上游原料端,海外铅矿供应增长乏力,进口矿加工费不断探底,持续挤压国内冶炼环节利润空间。中游冶炼端,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共同面临“原料贵、产品利润薄”的双重压力;尽管再生铅产业持续发展,但废电瓶回收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原料供应稳定性不足,制约产能释放。下游消费端,铅酸蓄电池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来自锂电池的技术替代压力日益凸显;近期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为传统需求带来阶段性支撑,但产业长远发展亟需开拓新应用场景以应对结构性挑战。
后市展望:破局关键在供应与宏观共振
短期铅价仍受限于17300-17500元/吨区间震荡,低库存与供应区域性紧张提供支撑,但需求疲软与产能恢复预期压制上行空间。美联储政策落地后,若降息预期强化,或带动资金风险偏好回升;而国内铅蓄电池补库节奏、废电瓶回收效率改善,将成为打破平衡的核心变量。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