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当日长江综合铟现货均价报2560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元/千克,报价区间收窄至2510-2610元/千克。
供给端:锌矿复产打开弹性空间
作为全球最大铟生产国,中国90%的精铟来自锌冶炼副产品回收。2025年锌矿供应宽松格局持续,俄罗斯Ozernoye、南非Gamsberg等新增产能释放,叠加国内新疆火烧云锌矿投产,推动全球锌精矿产量同比增长8%。锌冶炼利润回升,刺激冶炼厂重启铟回收产线,国内精铟日均产量环比增加。尽管缅甸等海外原料供应受地缘扰动,但俄罗斯补充供应使原料库存仍可维持2-3个月生产需求。
需求端:传统领域收缩与新兴场景青黄不接
下游需求呈现旧动能衰减、新动能未立的尴尬局面光伏领域虽被寄予厚望,但当前异质结电池渗透率不足,产能耗铟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光通信领域1.6T光模块对磷化铟衬底需求初现,国内头部企业小批量采购量占行业总产能的小部分,难以对冲传统需求缺口。
政策端:出口管制效应弱化与技术升级赛跑
自2025年2月实施的铟制品出口管制(涵盖磷化铟、三甲基铟等)曾推动鹿特丹现货价短期上涨5%,但政策红利正随时间消退。海外企业通过库存备货及纳米银线等替代材料降低对中国铟的依赖,国内再生铟产能因技术瓶颈未能有效释放。与此同时,6英寸磷化铟衬底良率突破80%,单位铟耗量下降20%,长期或重塑需求结构。
当前铟价已进入成本刚性与需求弹性的博弈区间,若四季度库存去化不及预期或光伏技术升级延迟,价格或下探2400元/千克支撑位。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