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9 日,长江有色金属网中长江现货 1# 锡价单日暴跌 11500 元 / 吨至 257250 元 / 吨,创 2023 年以来最大跌幅。这一剧烈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暴露出全球锡产业链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
一、供应端:复产潮与产能释放超预期
缅甸佤邦复产预期逆转
缅甸佤邦作为全球第三大锡矿供应地(占缅甸总产量 70%),其复产进程一直是市场焦点。尽管 4 月 1 日原定的复产会议因地震推迟,但市场已提前交易 “二季度供应恢复” 的逻辑。
非洲与南美增量补充
刚果(金)Bisie 锡矿虽因冲突暂停生产(占全球供应 6%),但巴西、玻利维亚等国的新增产能逐步释放,部分抵消了非洲供应缺口。此外,印尼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强出口监管,锡锭出口量同比提升 30%,进一步加剧全球库存累积。
二、需求端:电子消费疲软与替代效应显现
智能手机与半导体需求坍塌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2%,叠加 AI 芯片代工环节去库存周期延长,焊锡需求萎缩显著。电子废料回收量同比增长 25%,冲击原生锡市场。以中国为例,3 月镀锡板产量环比下降 8%,反映下游采购意愿低迷。
新能源领域增速放缓
光伏行业因硅料价格暴跌导致装机进度不及预期,3 月光伏焊带需求量环比减少 15%。尽管新能源汽车产量维持 19% 增速,但电池级锡用量占比不足 5%,难以对冲传统需求下滑。
三、金融杠杆断裂与市场情绪恶化引发抛售
LME 库存激增触发抛售
4 月 8 日 LME 锡库存升至 3435 吨,显示国内现货压力加剧。部分贸易商因锡价跌破质押线被迫抛售,LME 仓单转口中国量激增。
总结:此次锡价暴跌本质是 “供应修复速度超预期” 与 “需求坍塌程度超预期” 的共振结果。对于产业链企业,需加速库存去化与成本管控;对于投资者,可关注 23万 - 26 万元 / 吨区间的中长期布局机会,但需警惕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
本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操盘指引(长江有色金属网www.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