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4 日,长江现货 1# 锑均价报 150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回落 4000 元,延续 10 月以来的回调态势。作为兼具战略稀缺性与新能源属性的关键矿产,此次短期跳水并非趋势逆转,而是供应增量释放、传统需求疲软与政策调控交织下的市场情绪集中宣泄,其背后暗藏的长期供需矛盾与热门赛道机遇更值得关注。
短期回调核心:供需失衡与情绪传导的三重冲击
供应端增量集中入市
国内龙头产能持续释放成为直接压力源。湖南黄金新龙矿业 9 月复产后月均新增锑产量 800 吨,华钰矿业塔铝金业因矿石品位超预期,产能利用率突破 120%,1-9 月累计贡献锑金属量 1.08 万吨,同比增幅达 20%。海外低成本资源同步涌入,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转口至中国的锑精矿环比增长 30%,50% min 锑精矿报价较上月下跌 1.52%,进一步压低国内市场报价中枢。叠加湘中 - 桂中北产区环保管控边际放松,中小冶炼厂复工形成 “龙头放量 + 中小企业补产” 的双重供给冲击。
传统需求疲软拖累消费
宏观经济承压直接传导至下游市场。全球制造业 PMI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世界银行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2.3%,有色金属整体消费预期疲软。占锑消费总量 50% 的阻燃剂市场受房地产拖累显著,1-10 月国内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 12%,建材用阻燃剂采购量缩减 22%,华东头部企业氧化锑库存周转天数达 45 天,全面暂停原料采购。光伏领域虽有装机目标支撑,但低锑配方推广导致三季度锑采购量环比下降 15%,新兴需求暂未形成有效对冲。
库存高企引发抛售情绪
国内锑锭社会库存已突破 1.8 万吨,部分中小厂商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 90 天以上,远超 45 天的行业安全水平。叠加商务部出口资质审批趋严后,跨境套利通道阻断,国内过剩产能无法通过海外市场消化,被迫转向内盘抛售,进一步加剧短期价格下行压力。
长期支撑不改:稀缺性 + 新能源 + 战略价值的三重逻辑
资源稀缺性凸显不可替代性
锑的全球储量仅 180 万吨,中国储采比低至 6 年,主产区矿石品位已从早年的 0.7% 降至 0.1%-0.3%,逼近工业开采边界线。2024 年国内锑产量同比下降 10.3%,环保限产与资源枯竭双重压力下,产能增长长期乏力。而全球供需缺口持续扩大,2025 年预计缺口超 2.17 万吨,缺口率达 18%,为价格提供长期支撑。
新能源赛道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尽管短期需求疲软,但新兴领域增长确定性较强。锑基负极材料可使锂电池循环寿命提升 3 倍,浙江未来科技等储能项目年需锑原料超 3.5 万吨;光伏玻璃领域需求三年翻番,2025 年全球光伏用锑需求预计达 4.87 万吨,占总消费量的 40% 以上。此外,军工领域穿甲弹用锑铅合金需求年增 15%,美国国防后勤局已与美国锑业公司签订 2.45 亿美元 5 年期锑锭采购合同,凸显其战略价值。
出口新政重塑行业格局
10 月 30 日商务部发布的 2026-2027 年度锑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申报政策,并非放松管制而是行业洗牌。政策明确后,拿到出口资质的龙头企业可直接享受内外价差红利(欧洲市场锑价已达 44.9 万元 / 吨,内外价差超 29 万元),湖南黄金、华钰矿业等头部企业的库存消化与定价权提升将逐步显现。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长期关注三大信号
短期来看,锑价或维持震荡筑底态势,库存去化进度与主产区减产效果将成为关键变量。湖南黄金已宣布暂停旗下 2 座高成本矿山生产,若更多企业因价格接近成本线而减产,有望缓解供应过剩压力。
长期而言,供需缺口扩大、新能源需求爆发与战略资源属性三大核心逻辑未改,当前回调或为长期布局提供契机。市场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华钰矿业柯月矿投产进度、光伏玻璃企业补库需求释放节奏、以及出口资质落地后的库存消化情况。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