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氢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商业化黄金期:“十五五”规划引领万亿市场崛起

氢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商业化黄金期:“十五五”规划引领万亿市场崛起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氢能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黄金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氢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以及全球清洁氢能投资超11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的背景,氢能产业的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市场应用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增长点。

2025年,氢能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黄金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氢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以及全球清洁氢能投资超11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的背景,氢能产业的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市场应用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增长点。

一、政策端:顶层设计明确,规模化发展成核心目标

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氢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标志着氢能产业从“示范探索”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专项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例如,福建省厦门市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布局;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绿氢、绿氨、绿醇等非电应用纳入省级政府考核体系,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占比达15%,2030年提升至20%。

二、技术端:绿氢成本下降,储运技术突破

技术进步是氢能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支撑。近年来,绿氢成本持续下降,部分项目已实现与灰氢平价。截至2024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超过12万吨/年,占全球比重近50%;2024年12月底,全国氢能生产侧价格降至每公斤28元,消费侧价格降至每公斤48.6元,同比分别下降15.6%和13.7%。成本的下降,主要得益于电解槽技术的迭代(如 PEM 电解槽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已降至0.3元/度以下)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效应。

在储运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新疆库车、宁夏宁东等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建成,贯通了“制氢-储运-应用”全流程;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逐步成熟,其中高压气态储氢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如加氢站储氢),液态储氢与固态储氢也在试点应用中。此外,管道输氢项目试点正在有序推进,未来有望解决氢能储运的瓶颈问题。

三、市场端:应用场景拓展,规模化应用加速

氢能产业的市场应用正从“示范试点”向“规模化商业化”拓展,交通、工业、能源等领域成为主要应用场景。 

交通领域: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长显著。截至2024年底,我国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如客车、货车)。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如电堆功率提升、成本下降),乘用车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启动,部分车企(如丰田、本田)已推出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此外,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等商用车的商业化应用也在加速,例如,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已开始使用氢能物流车进行配送。

能源领域:氢能在储能、调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的间歇性,氢能作为“储能载体”,可将多余的风光电能转化为氢气储存,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实现“风光-氢-电”的循环。例如,新疆库车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就是通过电解水制氢将风电、光伏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供应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

四、挑战与展望:成本与需求仍是关键

尽管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成本高企与需求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尽管绿氢成本已大幅下降,但仍高于灰氢(传统化石能源制氢),例如,绿氢成本约为30-40元/公斤,而灰氢成本约为15-20元/公斤。此外,氢能终端需求仍不足,例如,燃料电池汽车的渗透率仍较低(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约27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仅约0.09%),工业领域的绿氢应用仍处于试点阶段。

展望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晓强预测,到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完全有可能达300万吨以上,形成万亿元以上大市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如电解槽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效率提升)、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如绿氢补贴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如工业领域绿氢应用的推广),氢能产业将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市场化”,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增长点。

总结

2025年,氢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商业化黄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政策引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市场应用的拓展,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尽管仍面临成本高企、需求不足等挑战,但随着各方面的不断完善,氢能产业有望在“十五五”时期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来源于大数据,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