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捷豹路虎北美再陷安全危机:悬架隐患触发大规模召回,百年品牌遭遇信任重考​​

捷豹路虎北美再陷安全危机:悬架隐患触发大规模召回,百年品牌遭遇信任重考​​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这场危机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在追求智能化、电动化的激进战略下,任何环节的“偷工减料”都可能成为压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5年8月13日,一则来自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召回公告,将捷豹路虎北美公司推向舆论漩涡——因悬架臂分离风险,涉及数万辆2021-2025款路虎揽胜极光及揽胜运动版车型将在美国市场启动召回。这场看似偶然的机械故障,实则暴露了这家英国豪华车制造商在供应链管理、品控体系及电动化转型中的深层隐忧。

此次召回的导火索源于悬架臂总成的潜在失效风险。

根据NHTSA技术报告,受影响车辆的悬架下摆臂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金属疲劳裂纹,极端路况下可能导致部件断裂,进而引发车辆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三个月前因安全气囊破裂引发的召回形成安全双杀——2025年7月,捷豹路虎刚因2万余辆揽胜极光乘客侧气囊存在撕裂风险启动召回,两次事件间隔不足百日,彻底动摇了消费者对其“英国血统=极致安全”的固有认知。
从技术溯源看,悬架问题或与供应链成本压缩直接相关。

此次召回涉及的悬架臂供应商为浙江某民营零部件企业,该企业在2023年通过捷豹路虎二级供应商竞标时,以低于行业均价18%的报价中标。

知情人士透露,为满足主机厂降本要求,该企业在材料热处理工艺中擅自调整参数,导致金属晶相结构强度下降。

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成本转嫁,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投入激增的背景下愈发普遍——2024年J.D. Power数据显示,豪华品牌单车利润率已跌破5%,倒逼供应链“拧毛巾”式压缩成本。

市场反应印证了消费者的恐慌情绪。

在加州尔湾的捷豹路虎展厅,销售顾问透露近期到店客户中,超过六成会主动询问悬架问题,部分预订客户选择推迟提车或转向雷克萨斯RX系列。

二手车市场更出现“捷豹路虎折价综合征”,2023款揽胜运动版三个月内残值率骤降12%,远超同期BBA竞品5%的平均跌幅。

这种信任危机对品牌的长期伤害,或许比单次召回成本更为致命。

行业观察者指出,此次事件折射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转型阵痛。

为追赶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捷豹路虎近年加速推进电气化,但研发投入向电池、电驱系统倾斜,反而挤压了底盘工程等传统领域的资源。

其全新EMA电动平台虽宣称实现“全域智能底盘控制”,但首批搭载车型的悬架投诉率却较燃油版上升47%,暴露出软件算法与机械结构协同的系统性缺陷。

面对双重召回压力,捷豹路虎北美总裁John Edwards在声明中强调“客户安全高于一切”,承诺为受影响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悬架检测服务。

但这种补救措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有车主晒出此前气囊召回时“预约等待超30天”的经历,质疑售后响应能力。

资本市场反应更为直接,消息公布当日捷豹路虎伦敦股价下跌4.2%,创2022年供应链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场危机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警钟:在追求智能化、电动化的激进战略下,任何环节的“偷工减料”都可能成为压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消费者开始有所顾虑,车企或许需要重新审视成本控制与品质坚守”的平衡法则。毕竟,再炫酷的电子架构,也救不了因一颗螺丝钉而崩塌的品牌信誉。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企业动态 行情分析 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