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一份炸裂的半年报,撕开了化工行业增收不增利的阴霾——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4.16%;净利润5774.79万元,同比飙升38.61%。
这份成绩单,不仅远超同行平均水平,更在有机硅细分赛道掀起了一场“润禾现象”的讨论风暴。
润禾材料的逆袭剧本,始于对“低端产能陷阱”的果断突围。
当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时,公司悄然将研发费用推高至2548.7万元,瞄准冷却液、脱模剂、三防漆等高附加值领域。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众产品”,实则是算力服务器散热、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半导体封装等前沿赛道的“隐形刚需”。
正如其董秘徐小骏所言:“我们卖的不是原料,而是解决客户痛点的方案。”这种差异化策略,让润禾在传统产品毛利率仅15%的市场中,硬生生开辟出30%以上的利润新大陆。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战术。
在巩固华东、华南等优势区域的同时,公司正以“农村淘宝”模式渗透中西部县域市场。
某西部PCB厂商负责人透露:“润禾的销售人员背着样品跑遍了乡镇工厂,用定制化配方解决了我们设备腐蚀的老大难问题。”这种下沉市场的深耕,使其在低端领域建立起令人咋舌的渠道壁垒,甚至倒逼国际巨头巴斯夫调整在华定价策略。
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早已捕捉到这只“隐形冠军”的爆发潜力。
2024年以来,润禾材料股价累计涨幅达230%,市值逼近百亿大关。但真正的王炸还在后手——公司正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2亿元,剑指有机硅上游单体合成技术。一旦突破,其成本控制能力将直追陶氏化学,而高达70%的国产替代空间,更是让机构预测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或超45%。
不过,这场狂欢背后并非毫无隐忧。
随着产能扩张,存货周转天数已从45天攀升至62天,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18%。某券商化工分析师提醒:“高速扩张期往往伴随现金流压力,润禾需要在规模与质量间找到新平衡。”
但站在有机硅国产化率不足40%的时代风口,润禾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下一个“隐形材料之王”,在华为、特斯拉的供应链名单上,刻下中国制造的硬核印记。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