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长江现货1#锑均价报2280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00元/吨,刷新历史高位。这是价格短暂企稳后的新一轮爆发性上涨,市场供需矛盾、资本杠杆效应与政策干预的角力进一步升级。
一、供应端“断链危机”深化,全球抢矿大战加剧
缅甸矿区复产受阻
佤邦矿区运输通道修复进度不及预期,主力矿区仍处于瘫痪状态,国际锑业协会(ITA)维持月均8000吨供应缺口的预警。缅甸断供导致国内锑精矿进口量同比下滑40%,云南、广西等地冶炼厂原料库存已降至3天用量,部分企业被迫限产。
南非矿开发谈判遇阻
南非政府与矿业公司的废弃矿重启谈判因环保争议陷入僵局,原定2025年四季度形成的月均1000吨增量供应可能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加剧市场对远期供给的担忧。
俄罗斯出口管制冲击欧洲
欧盟对俄锑产品制裁升级后,鹿特丹仓库库存仅剩2.5天用量,欧洲现货报价突破42万元/吨(折合人民币),较中国离岸价(FOB 38万元/吨)形成10万元/吨价差,跨境套利资金加速涌入中国市场。
二、新能源需求“二次爆发”,光伏与储能双轮驱动
光伏玻璃扩产潮加速
隆基、通威等企业Q2新增光伏玻璃产能达6.2万吨/月,对应锑澄清剂需求激增至1500吨/月,较Q1增长25%。行业测算显示,2025年光伏领域占全球锑消费总量比例已升至48%,远超传统阻燃剂市场。
钠电池产能释放超预期
比亚迪钠电池产线提前满产,负极锑基材料月采购量突破800吨;宁德时代与华锡集团签订的第二批长协量增加至5000吨/年,进一步挤压现货流通资源。
军工订单刚性托底
北约成员国加速战略储备补库,以23万-24万元/吨高价锁定中国锑锭出口长单,占当前出口总量的35%,成为价格高位运行的核心支撑。
三、资本杠杆与政策调控的“生死博弈”
期货市场逼空行情再现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锑期货未平仓合约单日激增15%,投机资金占比回升至42%,远期合约价格突破30万元/吨,倒逼现货市场跟涨。国内加工费溢价从28000元/吨反弹至32000元/吨,中小冶炼厂陷入“高价原料-低利润”困境。
国家储备释放效力存疑
4月3日首批5000吨战略储备投放后,市场短暂企稳,但22万元/吨的收储价低于现货价,导致贸易商“边抛储边囤货”,社会库存不降反增,反加剧市场看涨预期。
替代技术突破引发分歧
铈锆复合澄清剂中试产能4月底释放,可替代10%-15%光伏用锑需求,但光伏巨头担忧性能稳定性,仍坚持刚性采购。这一技术变量成为空头炒作核心逻辑,加剧多空博弈烈度。
四、未来一周展望:30万元/吨或是下一目标?
短期驱动因素:
缅甸矿区复产时间表推迟至5月下旬,Q2供应缺口难逆转;
欧盟或对俄锑制裁给予“临时豁免”,跨境套利空间可能收窄;
光伏企业Q2订单集中交付,刚性补库需求持续释放。
潜在风险信号:
国家物资储备局拟启动第二轮3000吨商业收储,抛储规模超预期;
南非矿谈判若取得突破,远期供应预期将显著改善;
铈锆复合物替代方案规模化应用分流需求。
价格预判:
若资本逼空动能持续,锑价本周或试探25万元/吨关口,但需警惕政策“组合拳”与技术替代的双重压制。建议关注云南冶炼厂复工进度及欧盟制裁豁免决议。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