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锑均价跌至154000元/吨,较上周五大幅回落5000元,创近月新低。这一短期回调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供需失衡与政策博弈,既包含市场情绪的瞬间释放,也暗藏长期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一、短期供应放量:库存释放与产能释放的双重冲击
	湖南有色旗下水口山公司10月底启动锑白粉集中销售项目,250吨实物量集中入市,直接冲击现货流动性。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产能端:湖南黄金新龙矿业9月复产后月均新增锑产量800吨,华钰矿业塔铝金业因锑品位超预期,产能利用率突破120%,1-9月累计贡献锑金属量1.08万吨,同比增幅达20%。海外方面,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转口至中国的锑精矿环比增长30%,50%min锑精矿报价较上月下跌1.52%,原料成本优势推动冶炼企业增产意愿。国内湘中-桂中北产区环保管控边际放松,中小冶炼厂复工叠加龙头产能释放,形成“龙头放量+中小企业补产”的双重增量压力。
	二、需求端“双杀”:宏观经济疲软与行业替代效应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有色金属整体消费预期承压。具体到锑的下游应用:占消费总量50%的阻燃剂市场因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3%,建材用阻燃剂采购量缩减22%,华东头部企业氧化锑库存周转天数达45天,全面暂停原料采购。光伏领域虽装机目标370GW,但锑在光伏玻璃中单位消耗量极低(每GW仅需0.3吨),且隆基等企业加速推广低锑澄清剂配方,三季度锑采购量环比下降15%。更关键的是,铅酸蓄电池出口受海外关税影响,8月出口同比下降24.5%,拖累整体需求。
	三、政策与套利:出口管制与内外价差的传导效应
	商务部对锑制品出口资质审批趋严后,跨境套利通道基本阻断。尽管国际锑价折合人民币约40万元/吨,与国内价差高达21万元/吨,但出口配额限制导致国内过剩产能无法通过海外市场消化,被迫转向内盘抛售。数据显示,国内锑锭社会库存已突破1.8万吨,部分中小厂商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90天以上,远超45天的行业安全水平,引发恐慌性抛售。海关数据印证,1-8月氧化锑出口同比下降79.04%,锑锭出口下降87.12%,内盘承压明显。
	四、结构性矛盾:稀缺性与替代技术的长期博弈
	尽管短期承压,锑的长期稀缺性未改。全球锑储量仅180万吨,中国储采比低至6年,环保政策趋严与资源品位下降导致产能增长乏力。需求侧,锑基负极材料可使锂电池循环寿命提升3倍,浙江未来科技等项目年需锑原料超3.5万吨;军工领域穿甲弹用锑铅合金需求年增15%。美国国防后勤局与美国锑业公司签订2.45亿美元5年期锑锭采购合同,更凸显其战略价值。然而,铈锆复合物替代率冲刺30%,澳洲特里格新矿获百亿注资,2026年产能将占全球20%,构成长期压制力。
	五、市场情绪与资金分流:资本市场的负反馈循环
	锑价回调引发资本市场连锁反应,华钰矿业股价下跌1.82%,兴业银锡跌幅达2.15%,资金分流加剧现货市场抛压。行业分析师指出,短期供应预期与需求淡季导致的回调,反而为长期布局提供机会,需重点关注华钰矿业柯月矿投产进度及光伏玻璃需求复苏信号。
	综上,锑价短期回调是库存释放、需求疲软、政策调控与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稀缺性、新能源需求增长及战略价值仍将支撑锑价中枢上移。市场需警惕库存去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同时关注政策动向与供需格局变化,把握结构性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