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铜价风云:库存“狂飙”与结构性牛市之辩

铜价风云:库存“狂飙”与结构性牛市之辩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全球金属市场的舞台上,铜金属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价格走势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近期,铜市场更是热闹非凡,一系列事件交织,让铜价走势充满悬念,究竟能否迎来结构性牛市,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一、库存“狂飙”:美国铜库存冲破历史大关

周一(11月24日),全球铜市呈现出内强外弱、高位震荡的独特格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报价约为每吨10,760美元,日内微跌0.07%;而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铜主力合约则收盘于86,080元,录得0.54%的涨幅。这一差异背后,是美国交易所库存攀升至历史高位带来的巨大压力。

截至11月21日,COMEX交易所的铜库存已突破40万短吨,达到402,876短吨(约365,483公吨),一举刷新2003年1月创下的历史纪录,年内实现数倍增长。这一异常现象并非偶然,跨市场套利窗口的持续开启是直接诱因。目前LME铜价与COMEX铜价之间存在价差,使得将金属铜运往美国有利可图。然而,库存堆积的深层驱动力远不止于此。尽管原计划于8月1日实施的50%进口关税最终豁免了精炼铜,但政策前景仍不明朗。美国商务部部长需在2026年6月底前向总统提交关于国内铜市场的评估报告,市场参与者担忧精炼铜进口关税未来仍可能启用。这种不确定性促使贸易商提前囤积大量铜于美国境内,以规避潜在政策风险。

从规模上看,当前COMEX库存已相当于美国2024年全年158万公吨消费量的近四分之一,甚至超过了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总和。如此庞大的库存,无疑对全球显性库存分布和贸易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压制铜价的重要因素,尤其对LME铜价形成更为直接的牵制。

二、多空交织:市场陷入震荡僵局

当前铜市场多空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局面。一方面,美国交易所库存的高企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铜价带来沉重压力;另一方面,潜在的关税政策风险所引发的结构性担忧,又为市场提供了结构性支撑,防止价格出现深度回调。

在基本面上,高库存是压制价格的关键因素。库存的堆积改变了市场的供需预期,使得市场供应看似充裕,从而抑制了铜价的上涨动力。然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市场波动。贸易商为规避政策风险而进行的囤积行为,虽然短期内增加了库存,但也反映出市场对未来供应紧张的担忧。这种担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铜价,使得铜价在高位震荡,难以出现大幅下跌。

技术面上,盘中需密切关注关键点位的表现。沪铜能否有效突破86,900元附近的阻力区域,以及LME铜在10,850美元一线的表现,将成为判断铜价走势的重要依据。下方支撑则分别参考沪铜布林带中轨85,200元区域和LME铜10,650美元附近。这些关键点位的突破或失守,都将引发市场资金的重新布局,进而影响铜价的短期走势。

未来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将集中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后续动向,以及中国作为最大消费国的需求韧性。美国关税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打破目前的平衡状态,引发趋势性行情。而中国需求的稳定与否,也将对全球铜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国需求能够保持强劲,将为铜价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则可能加剧铜价的下跌压力。

三、结构性牛市:希望之光还是海市蜃楼?

在库存压力与政策担忧的双重影响下,铜价能否迎来结构性牛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瑞银的最新预测为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11月24日,瑞银将2026年3月铜价目标上调750美元至11500美元/吨,6月和9月目标分别上调1000美元至12000美元和12500美元,并新增2026年12月目标13000美元。

瑞银看涨铜价的主要依据是供应缺口急剧扩大。其将2025年缺口预估从5.3万吨大幅上调至23万吨,2026年缺口从8.7万吨上调至40.7万吨。矿山供应持续受扰是导致供应缺口扩大的重要原因。印尼Grasberg矿生产出现问题、智利产量恢复缓慢以及秘鲁反复出现的抗议活动,都使得矿山供应面临结构性制约。这些供应端的扰动因素,使得全球铜供应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需求端则保持强劲态势。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铜需求均增长2.8%,主要受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电网投资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推动。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对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可再生能源领域,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铜用于电缆和电气设备。电网投资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同样为铜需求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将成为铜价上涨的重要支撑。

然而,结构性牛市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印尼自由港公司2026年铜产量目标的下调,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受泥石流事故后持续恢复工作的影响,该公司2026年电解铜产量目标将下调至47.8万吨,较先前规划明显减少。自由港作为全球重要铜供应商之一,其产量调整对全球供应紧张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公司强调产能恢复正在推进,未来仍有望逐步回到正常生产水平,但在恢复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事故区域的修复进度、生产设施的校正情况等。

此外,下游成本压力凸显也对铜价上涨形成一定制约。铜原料成本上涨已显著抑制下游产业链,目前铜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减产面已达18%,直接制约了产业循环畅通。持续的成本压力加速了铜铝替代进程,在电缆、散热器等多个应用领域,铝的成本优势愈发凸显,长期来看可能削弱铜的需求基数。虽然新能源电池高速增长带来铜箔需求增长,但整体来看,下游成本压力仍可能对铜价上涨形成一定阻力。

四、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综合来看,铜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既面临着库存高企和下游成本压力等挑战,也拥有供应缺口扩大和需求增长等机遇。短期内,铜价预计将继续在当前位置展开拉锯,多空双方将在关键点位展开激烈争夺。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美国关税政策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且全球矿山供应能够逐步恢复,同时中国需求能够保持强劲增长,那么铜价有望迎来结构性牛市。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将成为铜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而供应缺口的扩大也将为铜价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如果美国关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或者全球矿山供应受到更严重的扰动,或者中国需求出现大幅下滑,那么铜价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跌压力。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关键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铜金属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铜价的走势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未来,铜市场将如何演绎,结构性牛市能否成为现实,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铜金属产业都将继续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价格走势也将持续吸引着市场的目光。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评论 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