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月(10月1日至31日)沪期铜强势突破历史高位,月均线涨录涨2.63%,环比9月上涨7.02%,同比2024年10月份上涨12.01%,创年内新高。核心驱动逻辑呈现“宏观转暖+成本支撑+结构性需求”三重共振。
	一、月度价格走势复盘
	1.1现货价格走势
	
	▲CCMN长江现货铜10月份价格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2025年10月,国内现货铜价震荡拉涨。长江有色金属网——长江现货1#铜月均价报86420.59元/吨,日均上涨265.29元/吨,环比9月均价(80775)涨近7%;同比2024年10月均价(77098.89)上涨12.10%。
	1.2沪铜期价走势
	
	▲CCMN沪期铜10月份价格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2025年10月沪期铜走势震荡后强势拉升。本月沪铜结算价报86205.88元/吨,月均线上涨2.63%,日均上涨272.35元/吨,环比9月均价(80550.45)上涨7.02%;同比2024年10月均价(76960)上涨12.01%。
	1.3LME铜价格走势
	
	▲CCMN伦敦(LME)铜10月份价格走势图
	CCMN数据显示,2025年10月LME期铜偏强探涨。本月伦铜均价报10698.13美元/吨,日均上涨21.78美元/吨,环比9月均价(10048.9)上涨6.46%;同比2024年10月均价(9698.39)上涨10.31%。
	1.4内外库存数据
	
	▲CCMN沪铜社会库存10月份走势图
	如图所示,2025年10月沪铜库存连续三个月累积;月度库存增加21,106吨至116,140吨,环比9月(95034吨)上涨22.21%,同比2024年10月份库存总量(163075吨)下降28.78%,表明当前整体库存水平依旧处在历史低位,对铜价依旧存在支撑。
	
	▲CCMN伦敦(LME)铜库存10月份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2025年10月LME铜库存延续下滑,月度库存减少8,775公吨至134,625公吨,环比9月(143,400吨)下降6.12%,刷新三个月低点;但同比2025年10月库存水平(271,375吨)下降50.40%,反映当前库存水平处在历史绝对值低位,为铜价提供较强的底部支撑。
	二、宏观市场风云
	2.1海外经济动态
	♦中美经贸:吉隆坡磋商达成“非常实质性框架协议”,美方放弃100%关税加征计划;韩国会谈后美方同意将芬太尼关税从20%降至10%,中国承诺探索能源贸易合作。
	♦美联储政策:10月降息25基点至3.75%-4%,但鲍威尔鹰派表态削弱12月再降息预期,FOMC内部分歧加剧。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五周,或导致四季度GDP年化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经济产出损失70-140亿美元。市场避险情绪持续,美元指数震荡回升至99.58附近,削弱风险资产的吸引力。
	♦欧美对俄制裁:欧盟第19轮制裁禁止俄液化天然气进口并限制117艘影子舰队;美国首次制裁俄最大石油企业,覆盖近50%原油出口。
	♦日美合作:5500亿美元投融资支持电力基建,西屋800亿美元核电投资领衔,覆盖AI电力全链条基建,短期推煤电、中期建燃机、长期发展核电。
	♦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欧元区三季度GDP增长0.2%超预期,通胀2.2%接近目标。
	2.2国内经济动态
	♦工业复苏: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1.6%,产能利用率74.6%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5%超预期。
	♦宏观政策: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内需扩张及高质量增长,“人工智能+”行动抢占产业制高点,新型能源体系推进化石能源替代。
	♦基建与产业:
	①算力网络: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2027年实现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1毫秒。
	②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计划目标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满足8000万辆电动车需求。
	③新能源基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投运,供电能力提升80-1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接纳能力超800万千瓦。
	♦汽车产业:9月汽车出口65.2万辆创单月新高,1-9月出口495万辆同比增14.8%;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10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近40%。
	♦房地产:1-9月开发投资降13.9%,到位资金降8.4%,行业调整期延续。
	三、供需动态:
	3.1【供应端】
	①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速预计仅1.4%,远低于3%的需求增速。主因矿山事故频发:印尼自由港Grasberg矿区因泥石流事故全面停产,占全球产量3%;智利Codelco埃尔特尼恩特矿难致6人死亡,预计2025年减产4.8万吨;刚果(金)Kamoa-Kakula矿震引发停产预期;Teck Resources下调智利Quebrada Blanca铜矿产量指引至17-19万吨(原21-23万吨);加拿大Highland Valley铜矿降至12-13万吨(原13.5-15万吨)。英美资源集团因智利旗舰铜矿科拉华西(Collahuasi)铜矿技术挑战,2026年产量或仅维持38-41万吨,低于此前47万吨目标。嘉能可2025年铜产量指引区间收紧至85-87.5万吨,较此前85-89万吨进一步下调。
	②资源禀赋恶化:智利铜矿平均品位从2010年1.2%降至2025年0.8%,开采成本飙升。智利国家统计局(INE)周四(30日)表示,9月铜产量同比下降4.5%,至456,663吨。墨西哥集团第三季度铜产量同比下降2.6%至798,394吨,凸显资源枯竭压力。ICSG预测2026年铜产量缺口约15万吨,较4月预测的过剩20.9万吨大幅转向短缺。
	③缓解因素:印尼政府向安曼矿业发放铜精矿出口许可,阶段性缓解供应压力;第一量子矿业Kansanshi项目产能扩张推动第三季度铜产量环比增长15%;南方铜业Tia Maria项目完成23%,维持2027年投产目标,设计年产能12万吨;智利ENAMI新建17亿美元冶炼厂获环境许可,年处理铜精矿85万吨,阴极铜产能24万吨。
	④国内供应端:铜精矿现货加工费(TC)自2025年初持续走低,4月后陷入负值区间。虽TC为负,但硫酸、金银副产品收益支撑冶炼厂现金流,暂未出现规模性减产。9月中国电解铜产量112.10万吨,环比降4.31%;10月预计108.25万吨,环比再降3.4%,主因冶炼厂检修及阳极板供应紧张。10月检修影响粗炼产能140万吨,减产约4.73万吨,行业样本开工率81.11%,环比下降2.94个百分点。11月产量或延续下滑,进口铜到货增加与下游消费疲软共致库存累积。上期所月度库存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沪铜库存连续三个月累积增加21,106吨至116,140吨,环比增22.21%;但同比降28.78%,表明当前整体库存水平依旧处在历史低位,对铜价依旧存在支撑。
	3.2【需求端】
	① 新能源增量主导:光伏领域每吉瓦装机需铜500吨,全球新增596GW装机对应30万吨增量;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83公斤(燃油车4倍),2025年全球销量破3000万辆,新增铜需求超20万吨。AI服务器单台用铜量达1.36吨(传统服务器仅3-5公斤),数据中心建设激增需求;中国特高压电网每公里耗铜20吨,美国电网改造计划持续推高用铜量。
	②充电设施与储能爆发: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含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将带动铜消费。国内储能经济性拐点已至,1-9月招标同比增88%,新能源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及容量电价政策提升储能IRR;海外意大利MACSE机制启动、美国数据中心电力缺口支撑光储需求,海外产能或规避部分关税。
	③房地产结构性修复与疲软并存:9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8.5%;销售额8025亿元,环比增长47.3%。待售面积7592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41万平方米,政策优化与销售旺季驱动需求释放。但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降12.9%、施工面积降9.3%、新开工降19.5%,传统领域需求承压
	④进出口数据反映韧性:9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48.5万吨环比增14.1%,铜矿砂进口258.7万吨(1-9月累计2263.4万吨增7.7%);精炼铜出口26434吨,同比增加81.47%,环比减少28.15%。洋山铜溢价跌至36美元/吨(7月来新低),显示高铜价抑制终端需求,上期所库存连续三个月累积增加22.21%至11.61万吨,凸显国内现货消费疲软,对铜价涨势高度构成一定的抑制。
	⑤行业景气度分化:铜线缆企业开工率65.44%环比微降,电力/建筑/汽车需求延续疲软,但铜箔行业受益于AI、固态电池发展,前三季度业绩普遍大幅好转,铜冠铜箔、德福科技等公司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亨通股份、英联股份等正向增长,诺德股份大幅减亏,行业呈现需求增长、价格回升、技术迭代加速的回暖态势。
	四、长江视点
	本月(10月1日至31日)沪期铜强势突破历史高位,月均线涨2.63%,同比增长12.01%,环比9月增长7.02%,创年内新高。核心驱动逻辑呈现“宏观转暖+成本支撑+结构性需求”三重共振:  
	① 宏观面: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及最高层领导人于30日韩国釜山会晤达成“贸易共识”,英伟达GTC大会宣布与美能源部共建AI超算中心,全球AI浪潮加速布局;国内“十五五”规划通过,1-9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3.2%,前三季度GDP+5.2%,房地产业Q3同比-0.2%,经济稳步复苏但结构性分化明显。美联储9月CPI同比3%(低于预期),降息25基点落地,但鲍威尔鹰派表态削弱12月再降息预期,市场重新评估美联储降息路径,压制铜价冲高弹性;潘功胜强调债券市场科技板及科创板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铜作为工业金属“晴雨表”率先受益。
	②成本与供给:全球铜矿结构性紧缺加剧,2025年产量增速仅1.4%(需求增速3%),印尼Grasberg矿持续关闭(占全球3%),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产量或落66-70万吨区间下限,ICSG将供应增速预测从2.3%下调至1.4%,英美资源、嘉能可产量均现下滑;但国内电解铜月度社库11.61万吨(较9月30日9.5万吨)增加2.11万吨,不过铜矿的成本支撑坚实。
	③需求结构:新兴产业(新能源/光伏/AI)扛旗,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83公斤(燃油车4倍),2025年全球销量破3000万辆,新增需求超20万吨;光伏596GW装机对应30万吨增量;AI服务器单台用铜1.36吨(传统3-5公斤),数据中心建设激增需求。但传统领域(房地产/建材/基建)承压,1-8月基建投资同比+2.0%(较1-7月放缓1.2pct),空调/冰箱/洗衣机排产同比-9.9%;现货市场畏高情绪显著,仅维持刚需采购,需求释放弹性不佳,导致现货升水持续承压,库存连续三个月累积,凸显了市场的需求分低迷势态。
	后市展望:
	宏观边际转好与成本扰动形成双重支撑,但高铜价抑制下游需求释放。预计11月沪期铜运行区间81500-92000元/吨,LME期铜9850-12000美元/吨。
	三大风险点需警惕:
	①政策风险——美联储12月若暂停降息,铜价或回调至8.1-8.5万元区间;
	②供应扰动——智利、秘鲁、印尼等主要铜矿事故将加剧短缺;
	③需求验证——中美贸易协议落地或提振电网与新能源车消费。
	操作建议:逢低布局多单,但需警惕宏观情绪反转及圣诞节前夕美联储主席换届影响。
	(免责声明:本月评仅对市场信息分析,不做操盘指引,投资有风险需谨慎!)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