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固态电池、低空经济、AI算力:正在融合的“新五行”,如何催生下一个万亿赛道?​

​固态电池、低空经济、AI算力:正在融合的“新五行”,如何催生下一个万亿赛道?​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全球电池技术迈向“超高比能”的竞赛中,一场深度的产业链“绑定”正拉开序幕。厦钨新能发布公告获悉,厦钨新能与格林美这场涉及45万吨核心材料的战略携手,远不止于一份供应合同,它更像是为中国抢占下一代固态电池产业高地,提前注入的一剂“确定性”强心针。

在全球电池技术迈向“超高比能”的竞赛中,一场深度的产业链“绑定”正拉开序幕。厦钨新能发布公告获悉,厦钨新能与格林美这场涉及45万吨核心材料的战略携手,远不止于一份供应合同,它更像是为中国抢占下一代固态电池产业高地,提前注入的一剂“确定性”强心针。

格林美未来三年向厦钨新能稳定输送氯化钴、硫酸镍、三元前驱体等关键材料,规模相当于行业头部企业年产能的30%。这一合作不仅规避了资源价格波动风险,更直指低空飞行器、AI服务器电源等新兴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刚性需求,为产业链注入“确定性红利”。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将富锂锰基、半固态、固态电池材料列为研发重点,意在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当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步入“瓶颈期”,而低空经济与智能机器人亟需突破500Wh/kg门槛,此次合作或加速超高比能材料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下一轮产业爆点已锁定!2025,三大赛道正加速“会师”

固态电池:500Wh/kg能量密度决战2027,低空经济迎来“终极电源”​​
中科院等在界面阻抗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正加速实验室技术向产业化迈进。这一进展对2025年迎来商业化元年的低空经济(尤其是eVTOL)​​ 至关重要。飞行器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极致要求,让固态电池几乎成为“唯一选项”。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攻关——从先导智能的专用设备到锆基、硫化锂等材料研发,标志着产业正为即将到来的需求爆发铺平道路。

AI算力:存算一体技术打开新窗口​
在高端AI芯片供需格局生变的背景下,​国产算力正迎来一次特殊的“压力测试”​。国产替代已从战略备选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更具颠覆性的是技术路线的创新。​存算一体芯片实现流片成功,功耗骤降90%​,这为边缘侧AI设备(如无人机、机器人)的实时智能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当AI应用渗透率突破15%,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多元化、低功耗的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支撑各行业智能升级的关键。

超高比能材料+低碳供应链:下一代产品的“双核标准”​​
技术突破的另一面,是产业规则的重塑。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两大核心维度:​​“性能密度”与“碳足迹密度”​。
一方面,富锂锰基正极、硅碳负极等材料研发加速,推动电池能量密度向400Wh/kg以上突破,直接赋能高端装备。另一方面,从欧盟《新电池法》到终端品牌的要求,​低碳供应链已成为硬性准入标准。钠离子电池技术、绿色回收工艺的发展,不仅是为了降本,更是为了拿到通往全球市场的“绿色护照”。

​结语:技术融合决定产业高度​
这场合作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战略握手,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高阶竞争的标志性事件。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低空经济与AI算力这三大赛道,正从平行发展走向深度融合。电池技术的突破决定了飞行器的航程与安全,算力芯片的进化决定了AI的渗透深度与响应速度,而材料的创新则是所有硬件升级的基础。它们的交汇点,很可能就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原点。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