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价值1460亿美元,刷新单季度历史纪录。其中投资需求激增47%至537吨,占净需求55%,成为最大推手。在美元走弱、地缘政治风险叠加FOMO情绪驱动下,金价年内飙升40%,伦敦金均价达3456.54美元/盎司,剑指4050美元关键心理位。
	投资狂热:ETF与金条金币双引擎
	全球黄金ETF连续三季度净流入,三季度单季流入222吨,前九个月总增持619吨,创历史同期新高。金条金币需求增长17%至316吨,印度(92吨)与中国(74吨)贡献主要增量。中国零售黄金需求金额同比激增29%至169亿美元,但黄金ETF出现5.8吨流出,显示投资者更倾向实物配置。
	供需格局重构:金饰需求承压,央行持续扫货
	金饰需求同比下滑19%至371吨,创2020年以来最低三季度水平,高金价抑制消费需求。反观央行购金加速,三季度净购入220吨,环比增长28%,凸显主权机构对黄金的长期战略配置需求。金矿产量仅增长2%至977吨,回收金供应增长6%至344吨,显示供给端弹性有限。
	价格驱动逻辑:美元走弱与降息预期共振
	美元指数年内贬值超8%,叠加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升温,黄金作为非美元资产的避险属性凸显。研究显示,当前黄金配置远未饱和,在滞胀风险加剧背景下,其战略价值持续凸显。若美元进一步走弱,叠加地缘冲突持续,金价有望突破4000美元大关。
	中国市场双面性:零售狂热与ETF流出
	中国零售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但黄金ETF出现5.8吨流出,反映投资者对短期金价波动的谨慎态度。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与零售端形成“官方+民间”双轮驱动格局,支撑中长期黄金需求韧性。
	后市展望:滞胀风险下的黄金战略价值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预期升温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的配置需求将持续上升。技术面来看,金价突破3500美元后,4050美元成为下一关键目标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路径、地缘政治进展及美元指数变动,以把握黄金市场结构性机会。
	本轮黄金需求狂潮不仅是短期投机情绪的体现,更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下的必然选择。在“去美元化”浪潮与滞胀风险交织中,黄金的战略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