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8月25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79490元/吨,涨540元;升水为250元/吨,跌10元;A00铝锭报20780元/吨,涨70元;升水报30元;1#锌报22250元/吨,涨130元;0#锌报22350元/吨,涨130元;1#铅锭报16925元/吨,涨100元;1#镍报121650元/吨,涨700元;1#锡报270000元/吨,涨4000元;
宏观叙事:8月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释放“鸽派留白”,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骤然升温。这一宏观变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有色金属市场的层层涟漪。与此同时,“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脚步渐近,各金属品种在供需基本面分化中呈现不同走势。本文将从宏观政策、供需格局、价格预测三方面,深度解析铜、铝、锌、铅、锡、镍六大金属的当前态势与未来趋势。
一、铜:宏观利好叠加供需支撑,铜价震荡上行
宏观层面,鲍威尔虽未明确承诺降息,但其“政策调整或需基于风险平衡变化”的表述,已被市场解读为强烈降息信号。目前,交易员对9月降息的概率押注已近90%,美元指数因此跌至97.66点的阶段低位。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铜对非美买家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隔周伦铜收涨0.77%,国内沪铜亦受提振。
供需基本面,需求端呈现“中国稳健、海外韧性”的特征:中国铜消费保持平稳,精炼铜未被纳入美国对华关税清单,进口需求未受显著冲击,上海洋山铜溢价自8月中旬上涨13%至51美元/吨,凸显买盘活跃;供应端则延续“紧平衡”格局,智利Codelco下调今年铜产出目标至134-137万吨,废铜替代量有限,叠加下游逐渐进入旺季,预计铜供应过剩幅度可控。
价格预测:综合宏观情绪与基本面支撑,铜价有望震荡抬升,今日现铜或冲高至79500元/吨。
二、铝:基本面改善叠加宏观支撑,铝价高位运行
宏观层面,与铜类似,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回落,铝作为美元计价金属同样受益,隔周伦铝收涨1.12%。
供需基本面,供应端“稳中有增但压力可控”:电解铝运行产能小幅增长,但变化有限;需求端呈现“弱稳修复”特征,国内现货由贴水转升水,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59.5%,尽管上期所铝锭社库延续累库,但速率明显放缓。叠加“金九”旺季氛围边际转浓,下游采买情绪有所提振。
价格预测:铝价阶段性受宏观向好与基本面转好支撑,今日运行区间参考20600-20950元/吨。
三、锌:供需博弈下,短期或受提振但需关注数据
宏观层面,鲍威尔的“鸽派”表态重挫美元指数,隔周伦锌领涨1.39%至2806美元/吨,市场情绪乐观。
供需基本面,呈现“供应宽松、需求淡季”的博弈格局:供应端锌精矿库存小幅减少但整体宽松,加工费持续上行,短期锌冶炼产出有望维持高位;需求端淡季氛围延续,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为主,上期所锌锭社库连续九周累增,距离年内高点仅剩万吨空间,对锌价形成压制。不过,“金九”旺季预期、海外乐观氛围及9月降息概率超90%的叠加支撑,短期锌价或受提振。
价格预测:今日现锌或上涨,参考区间22200-22650元/吨,操作需关注后续非农数据及物价指数。
四、铅:供应偏紧与需求预热,铅价迎反弹契机
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点燃多头情绪,铅价借势反弹。
供需基本面,供应端“收缩明显”:铅矿因品位下降、环保限产导致产量收缩,冶炼厂受原料不稳及设备检修影响,新产能投放缓慢;需求端“传统平稳+新兴向好”:汽车启动电池需求平稳,储能领域需求增长,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预热,铅在主要消费领域的需求有望改善。
价格预测:市场情绪转暖叠加供需支撑,今日铅价参考区间16600-17000元/吨。
五、锡:新旧需求动能切换,锡价反弹但需警惕高位
宏观层面,同上,多头情绪推动锡价延续反弹趋势。
供需基本面,供应端“边际趋紧”:缅甸佤邦锡矿复产实际增量有限,再生锡因终端拆解订单偏弱而开工率维持低位,印尼、秘鲁等主产国供应受扰;需求端“新旧动能切换”:传统焊料、镀锡板需求仍处淡季,电子行业消费电子库存去化缓慢,但光伏领域组件排产高位,带动光伏焊带用锡需求环比增长,成为主要托底力量。
价格预测:宏观情绪提振下锡价反弹强劲,今日参考区间265800-271550元/吨,但需警惕“高处不胜寒”。
六、镍:宏观回暖与供需宽松交织,镍价微幅反弹
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美元下跌推动镍价跟涨金属板块,但美国关税不确定性仍存利空压制。
供需基本面,供应端“边际趋松”:印尼镍矿配额审批宽松,镍铁、中间品产量爬坡,国内精炼镍产能逐步达产;需求端“刚需为主”:不锈钢下游订单以刚需为主,合金、电镀领域稳定,传统旺季需求预热但增量未超预期。
价格预测:今日镍价或小涨,参考区间119400-120850元/吨,需关注印尼出口政策及旺季需求实际拉动效果。
尾声:谨慎乐观,静待数据验证
当前有色金属市场处于“宏观预期主导、基本面分化”的阶段。美联储降息预期为多头提供了情绪支撑,但各金属的实际走势仍需回归供需逻辑。投资者需重点关注9月非农数据、CPI等关键指标的公布,以及“金九银十”旺季需求的实际兑现情况。市场热情虽高,但高位波动风险仍存,建议理性评估,谨慎操作。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